翘首以待!俄罗斯即将复活这一超级巨兽,我军或许先采购30架使用
2018-10-02 07:25:39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俄罗斯航空工业受到了重创,许多型号飞机停产了。进入本世纪之后,俄罗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重整自己的航空工业,除了搬迁或新建生产线外,也试图恢复生产一些型号,其中之一:安124。

安124
俄罗斯为何不惜血本重启这款运输机的生产线?原因很简单,这是全球第二大运输机,拥有非常先进的性能,最大起飞重量达405吨,最大航程为15000公里,最大载重150吨,可以运送现有的所有军用装备,并将其运送到全球任何一个地点。不仅俄军离不开它,连北约的欧洲各国也不得不租用它,以保持战略空运能力。

安124
安124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完全停止生产,俄军仅有20架左右,无法满足需求,如今为重启该机的生产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从最早的计划构想的话算起,应该有20年时间,如今经过长久的努力之后,俄罗斯即将复活这一超级巨兽。

安124
这是一个让人翘首以待的好消息,不仅仅对俄罗斯,更是对我军很可能会采购这款运输机。咋说我军可能买?按我们自力更生的原则,应该自主研发更为理想,但是这个情况有所特殊。安124属于超大型的运输机,属于一种相当极端的航空产品,不仅仅在技术上相当复杂,而且研发成本也非常高。
如果我们坚持自主研发的话,即便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问题,也将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经费,这个效费比并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运输机属于一种保障性机型,不是主战机型,我军对它的需求量相当有限。

安124
即便是美军的话,它对同类的C5运输机需求也不过50架,以我军的情况来说,大约30架就可以满足需求了。只从效费比的角度来说,我们与其自主研发,还不如直接向俄罗斯采购,从而可以大大节约成本以及时间。

安124
如果我们想买的话,俄罗斯不可能拒绝,相反会积极向我们推销,俄军对此类运输机的需求不高,也许再生产30到50架,就可以满足自己的全部需求,那么建立一条生产线就已经非常不合算了,生产不了几年就要关闭了。
如果能够获得外部的订单,尤其是中国的订单,那么对俄罗斯来说维持这条生产线的价值才有意义,也就是说能否拿到我们的订单,对于这个项目来说是决定盈利与否的关键点。

安124
也因此是否向中国成功出口,对俄罗斯有相当好大的好处,对我们也一样有好处,我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拿到我想要的东西,这可以说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