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16、20重战,将率先装备空战硬杀伤激光!
2019-06-13 08:09:50



瀚海狼山多次提到:在五代机时代,先进空空导弹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强,对机动能力超过60G,双模制导的空空导弹来说,任何有人飞机的机动规避、发射有源或者无源干扰。甚至设想发展能力到极致的反空空导弹的主动导弹,都不能破解一旦被先进导弹锁定就要被当即击毁的难题。要想在越来越强的技术条件下,战机还能躲过空空导弹的致命追杀,只有一个可靠到途径,就是直接采用激光硬杀伤,当即击穿迅速靠近的敌对导弹。并且在足够的距离内,用杀伤性激光代替现在的机炮系统。目前的激光技术,可以确保在6000米以上中高空,没有云雾遮挡的情况下,在15公里内击毁对手发射的导弹,甚至当激光炮用,直接击穿敌机。一旦成功,将彻底淘汰机炮这种落后的机械性武器。这种技术已经不再是幻想或者是停留在方案的阶段。美国空军已经宣布,最晚在2021年年底以前,
首先试验战斗机上携带的100千瓦级别的激光硬杀伤吊舱。实际上单独说激光武器系统的研发,我方的水平绝对不在美方之下。最早的红宝石激光器,在1960年的美国被发明,而1962年,我们就已经有性能更强的激光器。至于战略反导激光,早在1970年代已经有重大的突破。因此到现在,我方的战略激光性能到底有多么强大,属于深不可测的级别。是关键时候拿出来,彻底震慑敌人的终极武器之一。世界上第一种在30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落无人机的车载民用激光器系统,也是我方最早推出。因此在美国空军宣布要在战斗机上装备激光硬杀伤吊舱后,我方必然提前公开已经成型的更强的空战激光武器。激光作为一种定向能武器系统。其杀伤力和杀伤距离,与激光器的发射功率是成正比的关系。10千瓦以下基本不能作为硬杀伤武器。只能对人眼和观瞄系统致盲。
10千瓦以上到50千瓦以下,可以用来击落数公里以外的无人机,或者引爆海上易燃材料外壳的小型船舶。作为空战杀伤激光器,100千瓦级杀伤距离仍然在10公里之内,距离过近了些。要想达到对15公里之内的高机动目标当即烧穿击毁的效果,需要功率在200到300千瓦的机载激光器。到了这个级别,则可以作为5代甚至6代机的基本近程武器,可完全代替机炮这种落后的系统了。至于舰载激光,考虑到海面大气层更浓厚而且多云,那么实战必须需要兆瓦级以上级别的激光炮,才能直接杀伤20公里之内的海空高速目标。目前国内首先实验性配备100千瓦级别激光武器的战机,被认为是石榴一类的双发重型机。双发战机发电能力富裕是重要前提。100千瓦级别,15公里内硬杀,采取 LD固体激光器,以吊舱方式挂载,连续发射作战时间可达1分钟,机载输入电源60kw条件下,再次充电需要X分钟。还有能力更强的二氧化碳空战激光项目也在进行。考虑到现代空战的激烈复杂和我方已经突破电力高能储能的技术,又提出了基于储能系统的机载激光武器供电的新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充电机、超级电容器组储能装置及 8 路并联输出的系统样机。该样机已在机载激光器应用方面得到验证。实现了利用超级电容储能装置与多路激光器激励源的机载平台系统集成。



很多人一直不明白某20为何到目前一直不装备机炮武器,现在看来根本就没必要。因为硬杀伤空中激光炮岂是普通机炮可以比的。其实某20都不用专门外挂激光炮,可以把激光炮吊舱直接放在侧弹仓里,平时收回隐身,需要开炮才翻出来。估计F22和F35都要急了!
空战激光炮暂时的最大硬杀伤距离还不如中距弹,但是可以两者合成装备,中距弹打100公里外的目标,而空战激光炮20公里内导弹、飞机通杀。谁能率先实战化,谁就能率先碾压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