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蓬佩奥20日开始了英国和丹麦之行,他此访的主要目的就是兜售美国打压中国的大战略,这让欧洲感到紧张。老胡要说,在美国拉欧洲对抗中国与中国稳定欧洲的对华态度之间,北京显然有更多的行动杠杆,也有更多国际关系内在逻辑的支持。
老胡今天要重点说说意识形态,大家知道,美国把中西意识形态纷争当成动员欧洲国家加入反华阵营的主要工具,这个工具既廉价,又方便在西方语境下大规模使用,而且对普通欧洲人来说有较强迷惑性。这使得中国采取相应反制措施越来越重要。
中欧政治制度、历史传统都不同,存在意识形态分歧无可避免。但中方可以积极探索缓和中欧意识形态纷争,尽量将它保持在分歧的层面上,不使其升级为纠纷和冲突,尤其要避免中欧形成意识形态对抗。
欧洲文化并非从根本上排斥意识形态的多元,尊重主权、反对外来干涉、尊重联合国、重视多边主义等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视为中欧的共同语言。
▲6月22日中欧视频峰会上,中欧共同探讨合作和发展方向。
现在美欧矛盾在逐渐加深,欧洲自身的利益受到华盛顿的压制,加强独立自主成为欧洲维护自身权益的一个方向。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说都是紧扣利益的价值主张。当美欧利益分歧越来越大时,它们就不可能在意识形态上是铁板一块,美欧同中国的意识形态纷争即使表面上相似,但深层动力和利益指向也会是不同的。
▲德国外交部国务部长尼尔斯·安恩表示,尽管有各种分歧,中德之间还是有"强烈而紧密的关系",中德关系不应破裂。
中国政治制度和价值体系有别于欧洲,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不对外搞意识形态输出。中国意识形态中有许多内容与本国传统相关联,服务于本国的发展与稳定,它们不具有对外扩张性,不是中国改造世界的工具。这为中欧缓解意识形态冲突提供了真实空间。
老胡认为,今后中国要加强与欧洲的意识形态沟通,让对方更加理解我们一些做法在中国特定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必要性。对欧洲存在极端反华言行,我们该驳斥的驳斥,该反制的反制,同时总体上我们要接受欧洲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他们最终也要接受不对他们构成威胁的中国就是这个样子。
缓和与欧洲国家的意识形态纷争,这需要中国展现出更多胸怀和智慧。我们要认识到朝此方向努力的必要和紧迫性,也要看到它的现实可能性。中欧之间可以有围绕人权吵吵嚷嚷的相互争辩,但不要让这些争辩太伤感情,莫给一些势力用它们来定性中欧双方“势不两立”的机会,这是中国有可为的,而且欧洲在这方面某种程度的配合也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