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高官对股市喊话,变局将至!
2016-07-07 13:48:48



今天(7月5日)上午,财新网发布了一篇对中央汇金投资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的专访。对于当前股市,李剑阁“放了一炮”。

      在问答“怎么看今年以来的资本市场改革?”时,曾担任过朱镕基的秘书和证监会副主席的李剑阁这样说: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上任以来,一直在推行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纠正过去的一些偏差,特别是在加强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打击资本市场的犯罪行为和违规违法违纪行为上,做了很多工作,而且做得很好。

  要恢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股市的首要功能还是融资。我们的资本市场,如果一味地为了维护股价,放慢新股发行节奏,那股市就变得只有交易功能,没有融资功能。

我相信,证监会的领导班子,在对资本市场完成一系列整治之后,第一大任务就是要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只有这样,资本市场才能真正和实体经济衔接起来。否则都是炒作资金进进出出,和实体经济没有什么关系。

      这是在半个月里,第二位主张要恢复股市融资功能的高官。在6月20日,前央行副行长,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发表了如下的观点:

应该稳步推进股票公开发行注册制,把融资的价格决定权和时机选择权交给市场。注册制不是洪水猛兽,而恰恰是尊重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财产自主权。

在改革过程当中资本市场难免会有波动,不应该以资本市场估值波动的大小影响改革的决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明确市场规则,严肃市场纪律,让大家更好地到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一时的波动会换来以后健康的运行,所以应该忍受短期股市的波动,来赢得长期健康的股市发展。

      应该说,李剑阁和吴晓灵的言论都非常犀利。李剑阁认为“股市的首要功能还是融资”,指出证监会领导班子,在对资本市场完成一系列整治之后,第一大任务就是要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吴晓灵则直接提到了注册制改革,希望提速。

      如果你足够敏感,就会发现在李克强总理的讲话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又开始被频繁提到。种种迹象显示,高层对股市的期望值再次上升。

      我曾在本专栏里多次分析过,指出中国的发展模式必须从“印钞票的时代”(通过货币超发,推动购房热,带动城镇化)切换到“印股票的时代”(通过注册制改革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如此,就不可能降低中国企业的杠杆率,也不可能把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而股市自去年贸然发动政策牛市招致股灾以来,一直处于畸形状态,靠“政策+资金”强力维持着,融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这个僵持的过程中,证监会着重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图在法治环境上为注册制做准备。

      一直有传闻说,本应在明年年初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可能会提前到近期召开。在这个会议上,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和注册制改革必定是最大的两个命题。碰巧的是,李剑阁近期分别就这两个问题都表过态。

      这样看来,李剑阁和吴晓灵前后呼应的发言,显然有为股市新逆转放风、试探的意味。

      但在明年上半年之前推出注册制,估计仍然不太现实。但现在证监会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等正常立法程序,这样是明年下半年才能轮到证券法三读;二是走已经获得的人大法律授权程序,这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若新股发行提速,特别是注册制提速,则对于大盘将产生压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