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12月27日报道,文在寅访华时吃了一顿68元的早餐,意外给韩国带来一个巨大的刺激。总统夫妇对扫码瞬间支付系统感到好奇,露出了略显吃惊的表情。韩媒不无忧虑地声称“韩国已经沦为第4次工业革命的差等生”。这个场景或将成为韩国产业界卧薪尝胆的动力。
豆浆油条小笼包不足为奇,文在寅分明在中国感受到了第4次工业革命的威力。以前韩国认为虽然在火箭技术、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战略工业方面落后于中国,可在IT产业、汽车产业等领域拥有100%的信心。韩国自诩是世界半导体领域制造力最强的国家,这也是韩国“最后的骄傲”,可这个制高点如今也面临易手。
韩媒指出,由于中国具有庞大的内需,IC产品进口额连续4年超过200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原油进口额,而且智能手机内存进口占据全球40%,只需利用好国内市场,就能迅速提升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相关机构预测:中国的半导体产品自供率将显著上升,在3-5年内就将对三星电子、SK海力士以及英特尔等产生实质威胁和竞争压力。
12月22日,韩国信息通信政策研究院的《第4次工业革命与规制改革》报告更加令业界感到忧心。受限于相关法律法规,韩国的客观环境不利于新科技的研发和普及。出租车使用应用APP仍旧属于非法,远程开药、共享公寓、二手车交易平台、测定血糖功能的手机等等在韩国都是新鲜事物。
韩媒认为,落后的制度阻碍了第4次工业革命在韩国的铺展,必须学习中国,利用“事前不禁止——事后制订规章”的方式来解放科技发展的动力。
鉴于在部分领域已经处于落后状态的现状,韩国方面的戒心也在不断增强。
根据韩媒12月27日的报道,在拖延了5个月之后,青瓦台终于批准L-G公司在广州投资近16亿美元建立有机发光二极管(LOED)工厂。但是,为了保住韩国在半导体领域的优势,韩国政府对本国高科技企业“约法三章”:
1、提高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率;
2、下一批投资必须投在韩国国内,不能贪图优质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在华继续设厂;
3、加强安全检查,避免技术外泄。
这3个条件都得到了应允。按照计划,这家工厂最早将在2019年2月投产。文在寅政府之所以提出限制性条件,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本国就业机会和保持本国科技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萨德”的分歧。韩国产业部还特意强调:日后企业再对海外投资,必须制订技术保护方案,并有利于本国就业和创造销售利润。面对第4次科技革命的竞争压力,韩国也悄悄地举起盾牌,建起技术壁垒,实行贸易保护。
事实上,虽然早在2014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总基金规模就已经超过6000亿,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暴增到1380家,可依然存在6万名人才的缺口。到2020年,全球新建的62座晶圆厂里面有26座将落户中国,占比超过40%。市场和钱都有了,人才的问题自然要通过合理方式解决。面对人才的流失,韩国喊出“狼来了”。不过从短时期来看,虽然韩国存在过于依赖存储芯片和面板显示技术的问题,但领先优势不会轻易动摇。能否夺走韩国“最后的骄傲”,就看中企争不争气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