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1.3万吨的神盾有很多的隐形的世界第一。不用每一项都总结出来,只简单的说几条重点的大家就都明白了。首先,就是当今全球吨位最大的实战型现代化驱逐舰,满排吨位在1.3万吨以上;大于任何的伯克与提康;也大于所有的金刚与所谓的什么大王之类;至于欧洲的一票驱逐舰则更没有可比性。理论上吨位比他大的驱逐舰只有3艘DDG1000,但是这3位都没有形成最基本的战斗力。出门就趴窝,这样的惨状只能算试验舰中的失败产品,完全不能与8艘主战型神盾做对比。第二,吨位第一只算是基础,技术上的全面领先才是真正的领先。仅仅把所有主要传感器全盾化一项,就领先伯克3整整一代有余,即使到DDGX也未必可以追的上。至于还要靠超级大国神盾技术,
原装输出的,所谓发达跟班们,就更是连门框都摸不到了。由此可见这种领先近乎降维打击。第三,就是当今全球实战能力,或者说实战威慑能力最强的主力盾舰。不但传感器强大;除了全盾化之外还有全球驱护舰中最大的声呐换能器,也就意味着深海反潜能力同样超群。更因为内装成堆的ASBM,仅仅1艘就能拒止对手一整队的航母战斗群。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想象的。里根号在第一岛链之外进退维谷,根本原因是在远海被2艘大舰同时锁定。而战斗群提前卡位成功,编队里面有1.3万吨的神盾大舰,导致尼米兹号掉头狂奔,主动脱离接触。这2次都暗示单独出击都能相当于过去的一个反航母特遣分队;如果2艘一起编队行动,战略威慑作用已经不亚于一个准航母战斗群。到目前为止,
全球也没有另外一种单独的非航空舰艇有如此强大的战略威慑作用。因此仅仅以上3项世界第一,就已足够说明1.3万吨的大舰是多么的好用。问题是既然如此好用,那么为何不在首批都已经接近服役之后,立即生产另外的大批次呢?如果同时有十几艘艘这种能顶航母编队使用的超级主力舰,岂不是更加得心应手?有种说法是,首批之后就要建造1.7万吨的升级版,不过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升级项目速度应该没有这么快,毕竟全电动力还需要在全电新护上验证,就算是新护下水服役后,怎么也需要全面实践化测试个两三年。而且一旦到了1.7万吨级以上,是否还继续用原先的序列还两说。如此强悍的战舰在首批之后;就暂时见不到新批次。本质上其实就是一句话:项目太多,而资源有限!
资源有限在本质是海陆空天都在大幅更新主战装备。空中要大规模量产隐身战机,还要研发战略隐轰,至于其他的辅助性大飞机也正在上批量。战略力量也要达到世界一流的规模与作战能力。外太空还要出现自家的空天次轨。地面上要研发装备全电陆基作战车辆。水下大黑鱼也要下饺子。就算是在本系统,都算不上最核心的工程。有限的资源,利用效率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缺口仍然很大。先用更多的7000吨级舰艇来顶上。还有更多的航空大舰要建造,因此需要继续努力拼JING济,才能要多少饺子有多少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