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危急之时,人民币逆势而上。节后首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在岸离岸市场双双强势攀升,收复“失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0.3%,创去年11月2日来最大百分比升幅。同时,昨日公布的中国贸易顺差数据升至历史新高,这显示中国继续保持较大经常账户顺差,也将帮助缓解资本外流以及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我国佳节时刻,全球金融市场深陷危机,包括日本、法国、德国发达经济体在内的各国股市纷纷暴跌,当此关口,国际投资者纷纷将目光锁定我国,因为,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正处于艰难关键的转型期,开年以来,人民币持续震荡波动,让全球市场寝食难安。倘若春节之后人民币突发深度贬值,将陡增全球金融市场压力。
在此一个关键时点,已任央行行长14年的周小川打破较长时间以来的沉默罕见发声。2月13日,财新网刊登了周小川专访。周小川强调,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汇改的趋势坚定不移,但我们也有耐心。
央行行长周小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和汇率最相关的经济基本面因素首先是经常项目平衡。2015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仍很高,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9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影响汇率的另一个基本面因素是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即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美日欧的通胀目标是2%。中国2015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1.4%,对中国而言是比较低的通货膨胀。低通胀有利于币值稳定。“总的来说,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国际竞争力仍很强,跨境资本流动处于正常区间,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了基本稳定,还有所升值,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周小川明确表示。
对此,市场分析认为,未来人民币对单一货币汇率波动幅度将加大,双向波动态势将经常出现。预计,中国央行将会再度提升人民币波动幅度,以逐步修正市场预期。
多年来,人民币汇率跟随美元的步伐翩翩起舞,此举虽短期对国内贸易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但无形当中对央行货币政策构成掣肘,被美元所逆向绑架。尤其在美元步入上行周期背景下,如果人民币跟随美元被动走强,无疑将进一步重挫国内疲软的出口。并且,人民币在一个相对的高位围绕美元浮动,在资本外流冲击下,将严重耗费中国外储,这也是中国央行的顾虑所在。
此次人民币逆势大涨,初步判断是央行战术性的初步试探。首先,通过大幅提振人民币中间价提振市场信心,彰显中国大国责任:人民币不会采取以邻为壑的贬值策略。再者,周小川透过一席谈话,向市场表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正逐步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而非美元)是未来的主基调,并顺势引导市场参照目标。另外,通过一次性大幅上调人民币中间价,也为日后渐进式贬值留有余地。
在周小川看来,要形成比较成熟、透明的机制,需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共识,中间价的定价机制也开始引入稳定篮子的因素,操作上以稳定一篮子汇率为主要目标,同时适当管理单日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幅度。未来还会引入宏观经济数据对汇率发生作用的机制。央行将加强与市场沟通,提高人民币指数数据的作用,以便市场判断参考一篮子货币机制的有效性。
周小川行长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强调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重要性,称这是“我国贸易和投资多地区、多伙伴、多元化的必然选择,过去做得还不够,比较多地看了美元,下一步还要推进对一篮子的倚重,不然对供给侧改革构成不利影响”“在可预见的未来,加大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即保持一篮子汇率的基本稳定,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主基调。”
央行这样做的原因是,随着美元的加息,美元的升值将会持续,而如果人民币一直盯住美元,则上涨幅度更大,过于高估,这将会对中国出口形成巨大压力。而且如果要盯住美元,必然要抛售外汇储备来稳定汇率,这也必将消耗大量外汇储备,对整体金融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不过,从战略层面上,即便人民币舍弃美元盯住一篮子货币。如果我国无法找出一条可持续的增长路径,至少在中长期看,仍很难抑制市场资本的持续外流。目前,美元仍然是世界货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欧元、日元均难以撼动美元的地位。尤其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提到保值货币脑海中首先呈现的就是美元。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作为一个政局稳定的经济体,从经济实力来看,目前除了美国,就是中国。在美元强势周期之下,可能唯有人民币能够做国际信用价值框架的次中心。所以,人民币在彻底实现国际化之前,中国必须苦练内功。在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积极探寻新的增长路径,唯有如此,才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并在最大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
推荐央行利率扭曲操作——基本完爆美国 一箭三雕
利率扭转操作美国使用过两次,一次是1961年由于受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制约,美联储无法使用短期利率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一次是过去的几年里由于美国联邦利率达到了零利率下限无法进一步降低利率。虽然学术界对这两次操作的政策有效性有过争议,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扭转操作的有效性比人们原先的预想要大得多(Swanson (2011))。不仅有成功的经验在前,我们目前还有多种可操作的手段:比如 央行不仅可以购买长期国债,还可以大量购买置换后的长期地方债、使用长期借款便利等。
首先,提高短期利率、保持与美国的利差,会降低热钱外逃的动力。
其次,压低利率曲线长端利率和降低资本准备金率对实体经济对发展大有裨益,减少长期看空中国的资本流出的同时,也可以吸引优质的长期外资投资。这既减少了长期投资资本的流出,又用新资本的流入对冲了资本流出的负面影响。
再次,随着资本账户的开放,资本的部分外流是不可避免的,这将对中国的银行业有着巨大的冲击,而准备金率的降低给银行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加强了银行系统对抗冲击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小编认为只有利率扭曲操作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应对资本外流的政策。对于一个新兴市场货币,对于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的货币,如何摆脱对美元的依赖,然后走上独立之路,并且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国际货币,同时服务于国内经济的升级和复苏,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课题。央行必须在借鉴国际货币历史和利用中国智慧的基础上,做出艰难探索。
前路必然坎坷,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