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中国还有10亿人口没有坐过飞机,这数据意味着什么?
2019-05-22 07:10:25



随着我国经济数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拥有超过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是存在的,有一组数据给人很直观的感受,有90%以上的人口没有喝过星巴克,13亿人口没有出过国,10亿人口没有坐过飞机。中低收入人群,依然是中国人口的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从收入结构上来看,要想工资收入超过经济增速,要想工资收入领先其他行业,应该考虑哪些行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以及城镇非私营单位近日,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461元,比上年增加8143元,名义增长11.0%,增速比2017年提高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18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7%。
从数据来看,平均工资8万多的年收入,已经处于中等收入群体之中,重点是,工资的实际增长8.7%,直接跑赢18年GDP6.6%的增速,这就意味着,仅从工资收入上来看,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工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进一步来看,从地理位置上选择,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再进一步从行业上来选择,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7678元,金融业12983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3343元。


带有技术含量和金融业依然是整体工资收入最高的行业,而且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憧憬,带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工资收入会持续增长,技术工种未来可期。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99367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
从上述数据来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最佳的工资收入选择,在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获得目前在国内平均工资最理想的收入。
可能城镇非私营单位入行门槛较高,那么看一下城镇私营单位的工资收入,2018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575元,比上年增加3814元,名义增长8.3%,增速比2017年提高1.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18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6.1%。
从数据上来对比,城镇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近5万元,距离城镇非私营单位的8万多元,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另外,城镇私营单位的实际平均工资增速是落后于经济增速的。


城镇私营单位从具体上选择,也是在东部地区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会获得平均工资最乐观的收入(76326元)。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这也影响到工资收入。但是从数据上来看,我国整体上的平均工资收入是增长的,只不过有快有慢,而只要工资是持续增长的,那么总归是好的。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未来的驱动力将是消费和科技创新,这也从上述工资收入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从事带有技术含量的岗位工资收入是领先的。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长期来看,我国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收入也将是平稳向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