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专业刊物统计的2020年底各国水师吨位
2020-12-07 21:42:44






某国外专业刊物统计了截止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水师前十名的吨位和排名。为何叫水师而不叫海军?就在于前几名中,有个别家根本不能叫海军!按照吨位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第一名,超级大国海军,现有总吨位353万吨;第二名,新兴海军,230万吨;第三名,俄方海军,还有110万吨;第四名,某岛国海上自卫队,总吨位49万吨;第五名,英国皇家海军,总吨位48万吨;第六名,南亚某国海军,34.7万吨;第七名,法国海军,现有31万吨;第八名,韩国海军,现有27万吨;第九名,巴西海军,现有20万吨;第十名,意大利海军,现有19.1万吨。这个前十的排名,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还是整体做的比较细致;符合当今的全球实际,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第一点,



就是目前全球对新兴海军的快速崛起,真正有清醒认识的国家并不多。反倒是二战后一直排名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海军的专家们,有更清晰的认知。认为他们领先全球近百年的海军吨位和实力都有被新兴海军快速赶上,并且最终有超越的可能。反倒是一些长期自我感觉良好的地区性海军强国,对此没有最基本的认知。比如某岛国海上自卫队的专家前几天还在说,如果不再加大对海上自卫队的财力投入,大力造新舰;那么到2040年。新兴海军的规模就是海上自卫队的2倍了。但是实际情况是不用到2040年,仅仅2020年新兴海军的吨位已经是海上自卫队吨位的4倍半还多。而且平均舰龄更新,综合作战能力更强。而排名全球第六的南亚某国海军,也动不动要和新兴海军比上比下。可新兴海军已经有,



有源大盾几十艘。而南亚某国海军的寥寥几艘加尔各答级,可算是全球盾舰中的困难户。在总吨位上,两者的差距已经是6.6倍以上。再过10年,这种差距甚至会拉大到10倍。可以说,在这些自认为的长期竞争者们的印象里,普遍认为新兴海军还只有五六十万吨的吨位;最多也不过80万吨,但实际上已经达到了230万吨,最终达到或超过300万吨也是几年内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俄方的这110万吨里面,恐怕三分之二都是纯粹的存在舰队。比如已经无法出海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几艘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巡洋舰,以及更多的“僵S级”核潜艇。而俄海军真正随时可以出海的舰艇。数来数去就那么二三十艘,其中3000吨护卫舰以上的新舰只有个位数;而且舰队出远海还要随时跟着大型拖轮。重新走向飞潜快的这支海军的真实实力恐怕已经在40万吨以下。基本已经到了全球五六名的水平。



最近几年,意大利海军不断的下水新舰,包括最新的3万吨级的两栖舰兼准航母,已经有全球罕见的3艘轻型航母,而最终的吨位居然还不到20万吨排名第十。也许是因为潜艇部队是一个明显的大缺项。而新兴海军和超级大国海军之间的120万吨的差距,显然还是在航母、两攻和大黑鱼这些大家伙上,那么今后要加班加点造什么就很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