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代机不再是单一机型,而是一个有人机与高性能无人僚机相互结合的有机体系,目前在全球已经取得了共识。而6代机不论在水平层面还是在垂直层次上,其作战包线对比当今的5代机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也就是从当今典型重型5代机最大作战半径不超过1800公里,而直接扩大的2500公里上下;在垂直高度上也由当前5代机的2.7万米以下,直接提升到4万米甚至更高。过去也多次谈到过,6代机是全程推重比超过1.0的新一代作战平台,不论其有人机还是无人僚机中的战斗型号基本都是如此。可能唯独作为远程攻击或者轰炸型号的大型无人僚机会在起飞阶段出现推重比不到1.0的现象。推重比超过1.0,就会天然具备短距离起降能力。因此6代机的战斗型在陆地机场起飞对跑道的长度要求不高;
而且在海上不论弹射还是滑跃起飞,那么对比典型的第三代甚至第五代舰载机都有更强的优势。但是由此也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这就是6代机将来可能划分成有人长机、无人高性能战斗僚机,还有大型远程攻击型无人僚机三种配置。这一组3型的组合,如果利用陆地长跑道起降自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都可以在2000米长度之内的跑道上完成全部的起降操作。如果有更长的跑道自然会更加游刃有余。不过一旦到了航母上,则情况会瞬间变得有些复杂。6代机系统肯定会上舰部署这是不需要怀疑的。毕竟6代机航程再远,作战半径再大也是战术飞机。而所有的战术飞机想要发挥全球性的战略作用,现在与未来的唯一途径还是要成为舰载机上舰,然后随着航母全球机动部署。在第5代舰载机,
以及以前所有代次的舰载机,上舰部署的某型主力型号,其基本体量与技术操作要求都是一致的,只有不同类型的舰载机才有不同的甲板操作与起降规范。比如F18EF作为主力舰载机有一套航母上的操作规范,所有此类舰载机都一样;只有当操作E2D螺旋桨预警机时,才会对比F18EF的操作规范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是到了6代机至少3型机一组的时代,新的问题就来了。首先是6代机中的有人长机体量与重量都较大,最少也有38吨级左右;满油满弹下弹射起飞重量到40吨都算正常,只有这样才能有2500公里的巨大作战半径。而配套的无人攻击性僚机一般弹射起飞重量也很大,至少40吨起步甚至会到45吨级。但是高性能无人战斗型僚机。因为要追求极高的过载以及极高的飞行高度。估计其最大弹射起飞,
图片
图片
重量,原则上不会超过35吨级,30吨以下弹射起飞也算正常。这样3机一组,对弹射与拦阻的要求差异就很大。而且所有无人僚机都不需要有人系统在飞机上;自然在航母上也不需要飞行员餐厅、宿舍以及有人战情室等配置。如此差异之下,如果在一艘10万吨级的正规航母上同时携带6代有人机与大量的无人僚机,反倒是效率不高的一种模式。远远不如10万吨级的正规航母只部署大型6代有人机,而把大量无人僚机专门用一艘6万吨级的次级航母携带、释放与回收。而且在高智能之下,无人僚机专职航母也可以独立作战。目前看来,076极有可能就是这类专职无人机航母,具备全球性的开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