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代机要不要鸭翼?超级大国进退两难!
2023-02-24 22:07:40



早在YF22与YF23进行激烈竞标的上世纪90年代,超级大国的一流战机设计师对鸭翼是极为鄙视的。甚至扬言所有鸭翼最好都安装在对手的飞机上。这主要是针对欧洲的双风以及当时苏联米格设计局正在推出的MIG144有关。当时不少国家认为欧洲双风的瞬盘能力天生优于常规布局的F15与F16。并且当时各方面对仅仅在地面展示的MIG144也是各种吹捧,认为未来飞上天之后完全可以与F22一战。当然那时除超级大国之外,其他各国的空战专家都普遍没有认识到隐身机的巨大代差优势,还把空战想象为3代机的能量空战模式为主。而当时大多数带鸭翼的3代战斗机的鸭翼似乎还不具备差动能力;MIG144大鸭翼甚至还带有明显的锯齿这种完全脱离时代的设计。最终这种飞机的研发也以中途下马而告终。因此受到超级大国,

隐身机设计团队的全面嘲讽也并不算奇怪。不过到了2011年,居然有一种具备巨大鸭翼的双发重型隐身机首飞成功。一开始超级大国空军并没有放在眼里,甚至认为这种机型就是米格144的山寨版。因此必然符合所谓的鸭翼最好安装在对手飞机上的早期定义。并且认为完全无法对现役的F22A与F35机群构成威胁。不过到了2017年之后,超级大国空军对这种带鸭翼的双发重型隐身机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变化。不但在其空军的空战训练中心的地面上设置该机型的模拟版,让本方的精英级飞行员对这个未来的最强悍对手的基本外形有一个最基础性的认知;而且其空战技术的各种顶级专家,甚至开始认为这种重型机的巨大鸭翼完全不影响隐身。毕竟这种新机的鸭翼与MIG144带反射角的鸭翼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鸭翼是否影响隐身的问题上自己推翻自家早先的结论也罢了,甚至还有更加离谱的事情。这就是超级大国推出了一套所谓21世纪最优异的空战气动外形;外行也能一眼看出那简直就是上面提到的带巨大鸭翼的双发重型隐身的模仿版。两者之间有95%以上的相似性。这等于是最终承认:对方现役的双发鸭翼重型机就是5代机中最优气动加隐身外形,甚至已经可以提前归类为5.5代的设计,暗示起码比F22A与F35系列在起步阶段就已经至少领先半代。于是此后关于超级大国6代机的各种规划与PPT中,有鸭翼的设计突然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天然爆发式增长。那么为何从原先的极端抵制鸭翼,又直接转换到普遍认同甚至羡慕鸭翼呢?这其中除了过去在3代机鸭翼时代就固有的瞬盘指标更优异之外。





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在1.5倍以上超巡的状态下,所有飞行体的气动重心是不断往后移动的。此时所有常规布局的飞机,都需要不断的下压尾翼来重新取得平衡。而下压尾翼不但浪费升力,而且尾翼还必须越来越大。F22A与YF23都有尾部巨大而天然存在“尾大不掉”的麻烦。并且容易诱发莫名其妙的低空振荡。为此F22A已经坠毁多架,至今问题无解。而采用鸭翼则根本不存在重心后移的问题;更没有尾翼振荡。可以说高速超巡状态下,鸭翼最合适不过。这就意味这6代机带鸭翼几乎是定论。可问题是超级大国在鸭翼技术上一直没有多少积累。如果在6代机上确定用鸭翼,一切需要从头摸索。早知今日何必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