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大飞机远不够用,国产运20生产提速,一次出现14架!
2018-10-04 07:47:11





中国空军一直缺少大飞机平台,中国民航目前有从美国和欧洲购买的大大小小的接近2000架的民航客机,但购买这些飞机时,都和人家签订过特别条款,这些波音和空客的民航机,整个服役期间不得直接用于军事用途。包括发动机等主要配套设备改做军用也不行。
这些买来的西方民用飞机,更不能改造成军用飞机,退役后也不能转手给军方;甚至飞机的任何系统和机载设备,也不能挪作军用!因此我国民用的波音和空客飞机机队规模虽然很大,但基本上和空军建设没有关系。
在国产运20出现以前,我军能用的“大飞机”,满打满算,只有从前独联体国家购买的伊尔76和图154M客机。伊尔76一共只有不到30架,退役的图154M客机则只有20来架,


这两种飞机虽然都已不先进甚至“过时”,却可以不受限制的军用和改造为军用。伊尔76是一种上单翼4发大型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接近200吨,可在简易机场起降,适应性比较好。但是货仓明显较窄。我军曾经改造了4架伊尔76平台,作为空警2000战略预警机,还购买了多架翻新的伊尔78加油机。
至于图154M,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研发的一种干线客机,最大起飞重量100吨,最大航程可以达到6500公里;从民航退役后,空军用部分性能较好的图154M改装为可携带大型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特战飞机!这种飞机一个架次,就可以把飞经区域的地面图像进行精细到厘米级的详细扫描,雷达波甚至可以穿透浅层土壤和伪装,可以发现隐蔽的目标!
这些苏式大飞机,瀚海狼山认为目前还堪用的一共也不到40架,对比美国1000架以上的军用大飞机,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没有大飞机的空军更谈不上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因此首飞已经6年的运20项目就肩负重大的期望。
目前,空军已经接收的运20已经在10架左右,更多的新机正在从西飞的生产线上源源不断的下线,等待试飞和交付。根据2018年9月11日刚刚更新的卫星图,可见西飞的生产厂区加试飞区,一共有高达14架的全新运20出现!


外界推断西飞运20的年下线能力,已经达到至少每年20架以上。这个速度维持10年,将初步解决我国军用大飞机紧缺的局面。除了最基本的初期运输型,西飞正在推出加油型和机身延长的标准型新运20。
目前制约生产规模的,很可能是进口发动机的交付速度,而机体和航电的国产化量产可以保证。运20的目标发动机是纯国产的涡扇20,目前的试飞工作被认为同样进展顺利,不久以后就可以看到纯国产标准版本的运20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