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期间,中国新型研制的某型反辐射无人机系统,首次出现在阅兵方阵的电子战作战群之后,其背后的实战意义让人侧目。军事专家告诉记者,现代战争中,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最主要的作战手段。作为空袭的一方,如何能够在敌方防空体系日益严密的今天实现空中突防,将是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
我军研制的新一代反辐射无人机作为高技术武器的一个代表,是信息对抗主要的“硬摧毁”手段,对辐射类电子目标,特别是防空雷达,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将在未来空袭作战中发挥巨大作用。我军新型反辐射无人攻击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用于攻击目标的反辐射无人机,二是用于控制和运输的地面发射平台。
整个系统的要求和价格都较低,基本火力单元由54架无人机、1辆地面控制车、3 辆发射车和辅助设备组成。每辆发射车装有9个发射箱,按照3层3排固定安装,每个箱内分两层各装一架无人机,因此一辆发射车共装载18架无人机。系统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能根据作战需要迅速转移并展开发射,无需较多的操作人员, 特别有利于作战使用和后勤保障,可以在苛刻的战场条件下使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武器系统。
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型无人机采用小展弦比三角翼的无平尾式布局,机长2米,翼展2.3米。它的机身呈圆柱状,与机翼融合为一体,飞行操纵翼面主要是机翼后缘的全翼展升降副翼和翼尖垂尾的方向舵。为了提高攻击精度,该无人机在机翼上下表面分别嵌有4个折叠式直接侧力板,用于无人机飞行中实现无倾斜水平转弯,以便及时地调整导航精度,也可在最终向目标俯冲时起到稳定作用。
通常情况下,我军新一代反辐射无人机采取集群作战方式,最多时整个发射单元上的54架无人机可以在40分钟内迅速发射出去,从而全面覆盖目标区域,提高总体作战效能。军事专家告诉记者,之所以,我军新一代反辐射无人机采取集群作战方式,一是单架反辐射无人机成本远远小于敌防空雷达系统,也远远小于突防编队的单架战斗机成本,使用多架反辐射无人机来确保摧毁一台防空雷达具有较高的效费比;二是大量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混合编队,可以掩护有人驾驶飞机,降低其被击落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