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张比较模糊的图片,可见一架4发的大型加油机用软管的方式给一架J20进行空中加油。虽然图片清晰度不是很高,但是观察4发的大型加油机,可以排除是现有的3架伊尔78加油机其中任何一架的可能。毕竟伊尔78的外形特征还是非常明显。而这架大型4发加油机很可能就是过去被偶尔观察到的运20改装而来的大型加油机,由于并未正式命名,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就简单的将其称呼为油20,等有正式称呼再调整。当然,这类图片也可能是P的。但却可以认为,这类图片本身的真实与否并不是关键;关键就在于新型4发大型加油机已经有极大的概率真实存在。因此出现油20给J20加油的场景最多也就是早几天或者晚几天问题,整体上这种新装备体系是肯定会具备的。当然如果是真实的那最好不过。
目前新型大国的各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装备可以说是如雨后春笋。而加油机方面的短板就显得相对特别突出了。过去几年,除了3架引进的2手伊尔78,再就是十几架改装的油6。这个加油机队规模服务一个歼击机旅都不太够用。如果面对全球已规模第二的接近2000架战术飞机,等于平均100架战机才能分到一架非常初级的加油机,这基本和笑话差不多。要知道。超级大国空军一次可加40吨以上燃油的大型加油机就有800架以上。加上中型加油机则超过1000架。在海湾战争这种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出动的战机总量也不过八九百架,而同时飞到前线进行近距离加油支援的各种加油机就超过500架。等于是每2架战斗机后面就跟着1架大型加油机进行保姆式的服务。在海战战争最激烈的45天的作战中,
总共空中加油量超过150万吨,平均每天空中加油3万吨以上,等于500架大型加油机平均每天都要出动接近2次。如此超高强度的加油规模,在空中等待加油的战斗机群仍然大部分剩余油量非常的紧张,往往都是在剩下最后一吨油的时候,才能在指定空域排上队进行空中加油。从这一点看,大规模战争中的空中加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而新兴空军在这方面完全属于刚刚起步。不用说为所有战术飞机每2架配备一架加油机,就算是为战备值班的所有J20每2架配备一架加油机都是必须尽快做到的当务之急。必须依靠油20上批量才能实现。一般歼击机和攻击机在实战中最多可以滞空作战4个小时。而经过加油机的支援,则可以滞空8到10个小时,作战效率提高2到3倍。有了大规模空中加油的支援,
J20和J16的作战半径可以从现在的距离海岸线最多1000公里,迅速拓展到2000公里;前线机场的压力也可以大大减轻。J20和J16机群甚至可以从二线、三线机场纵深起飞,隐蔽接近前线,给对手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此油20,最少先来100架,服务200架J20加200架J16才算初具规模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