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文章:中国争当世界的银行家 美国却在背道而驰
2020-12-12 11:03:29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9日发表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一篇题为《中国想当世界的银行家》文章,文章强调在中国努力吸引全球资本的同时,美国却在背道而驰。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的金融领导地位正日益受到国外的激烈竞争以及国内短视和适得其反的政策的挑战。维持美国的金融主导地位应当成为拜登政府的优先考虑事项。
传统上,对美国领导地位的挑战来自伦敦、香港和东京等久负盛名的金融中心。但未来几年,中国内地在金融服务领域将成为越来越强大的挑战者。
中国落后于先进的金融中心,但是已经开始吸引一流的外国金融机构。中国市场有其管理和会计问题需要克服,但北京正努力加强自身的监管结构,以满足全球标准,并提供更大的透明度和更好的执行。中国在没有大规模财政刺激的情况下相对较快地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过来,这也使其能够维持较高的利率和较为坚挺的货币。这正在吸引大量投资流入中国的股票和其他证券。就截至2020年前9个月的IPO数量和融资规模而言,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中位列第一。这些IPO表明,大规模融资可以在美国金融生态系统之外进行。
在中国努力吸引全球资本的同时,美国却在背道而驰。归根结底,美国资本市场的优势取决于世界对这个国家稳定的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以及其开放的政治体系的恢复力的信任。
然而,美国政府通过短视的行动和长期的财政疏忽削弱了这种信任。将合法的中国公司从美国交易所摘牌对政治有利,但会带来严重的、未受到充分重视的风险。这些努力恰好发生在错误的时间,在美国背负大量债务的时候将中国对美元的需求赶走。但愿中国不会重新考虑持有美国国债这一明智的策略。
尽管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都在从投资中国股票中获益,华盛顿却在加大美国投资者这样做的难度。这些风险值得避免。除非发生巨变,中国仍将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其规模将超过美国。将总部设在中国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经多于美国。香港、伦敦、东京甚至上海将竞相吸引美国正在驱逐的中国上市企业。
一个更根本的威胁是美国缺乏解决长期结构性赤字的政治意愿,这削弱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信心。利率处于历史低点,联邦债务占经济比重比二战结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大。随着华盛顿为新冠疫情相关的刺激措施和复苏措施提供资金,这一债务将继续增加。但是随着债务水平的增长,美国债务的吸引力将逐渐下降。在一个无法保持信贷质量的国家,不可能存在一个世界级的金融体系。新冠肺炎疫情过后,至关重要的是,要压平不断增长的国家债务的陡峭轨迹。否则,美元最终将贬值,华盛顿将无力支付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