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丝丝防备,特朗普已经问鼎白宫,眼前,只能以“乱世出枭雄、病急乱投医”的对联来总结——上半句是特朗普的自我期许,下半句则是对他的铁杆支持社会基本面的客观写照。
这位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传统政客眼中的异端另类特朗普,将把美国和世界经济推向何处去。就在大家以为美国政策暂时还没有明朗,暂时还可以喘口气的时候,特朗普团队今日首次透露初步政策框架。
周四特朗普竞选官网公布了初步政策框架,这是特朗普团队在竞选后首次全面阐述其政策立场。
框架基本总结了特朗普此前的政策主张,重申要在南部边境建造一座隔离墙,提出要斥资5500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通过减税和贸易保护来增加国内就业,并称要撤销“多德-弗兰克金融法案”。这意味着银行不仅可以恢复自营交易,还可以直接投资对冲基金。美版四万亿赫然在目。
美国的交通系统已经被忽视了很久,堵车、航班延误、高速公路拥挤等现象比比皆是。特朗普政府承诺投资5500亿美元来营造一个“更快更安全”的交通网络。“明天,我们要修建道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铁路。”要让“全世界嫉妒”美国的交通,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生活。在总统竞选过程中,特朗普抨击美国的基础设施简直是“耻辱”,提出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承诺选民要重建道路、机场、桥梁、排水系统和电网,成为特赢得选民支持的因素之一。
债市再掀抛售潮
针对特朗普稳坐总统宝座、共和党掌控两院后,美国政府可能推出美版“四万亿”财政刺激的前景看涨,投资者开始用脚投票,债市再掀抛售潮,债券价格一天就跌去了一万亿美元的三分之一。
彭博追踪数据显示,当地时间本周三,也就是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决出胜负的第二天,全球债券市值合计缩水3370亿美元。次日债市抛售更为凶猛,欧美国债价格全线下挫。
周四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0.32%,创8个月来新高,英国同期国债收益率连涨四日至1.38%的英国退欧公投日以来最高点;西班牙同期国债收益率涨16个基点至1.43%,意大利同期国债涨20个基点至1.95%,为去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
特朗普减税是赢得民意的关键因素,但庞大减税与基建投资支出相悖。美国税收政策中心估算,特朗普新税收政策从2016年至2026年,会将联邦收入减少9.5万亿美元,并将国家债务水平总边际提升11.2万亿美元,国债占GDP比例绝对增加值到2026年预计达到39%。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政府财政刺激力度越大,债务比重将持续攀升,反对提高债务上限,削减财政赤字,是共和党一直奉行的传统,更是特朗普竞选的口号。
美国大通胀来袭?
特朗普的施政纲领中提及大兴基建,规模可攀比于2009年我们的四万亿。美版“四万亿”所催生的经济复苏预期是主导因素,可以解释美国利率曲线的增陡上行。
Raymond James固定收益资本市场主管Kevin Giddis表示:“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当选总统将使得美国债务加重,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影响所有债券的价值,包括美国国债。”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的金融市场策略主管Robert Rennie则是预计,“特朗普经济学”意味着美联储明年可能加快加息步伐,美国大选投票部分体现出民众对紧缩财政和货币宽松的不满,“市场将必须重新对此定价。
美联储高级官员表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只是一群从不讨论政治的的技术官僚,而他的同事则表示,特朗普胜选不应该令美联储再次推迟加息。
其实,这一轮全球经济反弹,完全是各国央行QE刺激出来的“死猫跳”,各国政府心底对此都有数,但他们貌似也没什么其他选择,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现如今通胀又起来了,按常规对策应该启动加息措施,但后果是啥,所有人都明了——那就是资产泡沫全面崩盘,大家再重新玩过。用如坐针毡形容各国央行处境并不为过,特朗普胜选,如同一头蛮牛冲进瓷器店,该当如何驯服这头蛮牛,还是任其横冲直撞,是各国首脑政要面临的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