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伊朗的2次进攻,美国意外使出一个怂招:谁打我 我就不跟谁玩
2018-10-07 06:38:26



“谁打我,我骂谁”这个段子想必大家都比较熟了,用2个字评价就是窝囊。真正威风八面的做法是“谁骂我,我打谁”,美国之前就是这个做派。可现在考虑到成本与收益,地主家也开始数着铜板过日子,采取“谁打我,我就不跟谁玩”的新策略。


当地时间10月1日,伊朗向位于叙利亚的一个恐怖分子基地发射导弹,以此来报复伊朗城市阿瓦兹在9月份受到的袭击。使用导弹越境打击敌对势力,这本来是美俄这种军事强国的专利。如今,“能够影响世界局势的大国”伊朗也加入这一行列,显示其主导地区事务的强烈愿望。
伊朗所轰炸的武装组织“阿瓦士”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美国的庇护和支持。德黑兰认为,美国和以色列就是阿瓦兹恐袭事件的幕后元凶。如今在没有通报的情况下就打击叙利亚境内的亲美武装,无疑是杀鸡给猴看。实际上,“阿瓦士”已经加入美国主导的“叙利亚国际联军”,是美国控制和指挥的一支武装,伊朗的行动无疑是向美军宣战!
吃了亏,丢了面子,美方却罕见地没有展开反击。负责监督美军在中东行动的沃尔特将军已经表态:不会寻求与伊朗发生直接冲突。这种“认怂”的姿态可并不是美国人的风格。
伊朗的主动出击并未结束。除了武吓,还有文攻。
当地时间10月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被动地宣布:终止与伊朗亲西方派在1955年签署的友好协议。如果美伊不是闹到这个地步,恐怕很多人都忘记了当年美国与伊朗巴列维王朝曾经有过一段如此甜蜜的关系。当年,伊朗正是靠着美国提供的近3亿美元而开启了第二个“七年发展计划”。
到了2018年7月,伊朗方面在遭受孤立时发现手里还有这个筹码——70多年前基于共同对抗苏联而签署的一个准盟约——如今的美国已经公然背离了这一精神,于是向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庭起诉美国。而国际法庭居然受理了这个诉讼。显然,伊朗这是故意恶心美国人。如果不是伊朗的提醒,恐怕美方还想不起来曾经签过这么一个东西。


白宫当然把伊朗视为中东地区的心腹大患,而且采取了“绞索战略”,试图通过最严厉制裁令伊朗经济窒息,进而激化其内部矛盾,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高的收益。川普在2017年5月决定退出2015年奥巴马时期通过的“伊核协议”,逐步恢复对伊朗的制裁。这导致美伊关系的紧张态势持续升级。而从11月4日开始,美国将对伊朗实施最严厉的石油制裁。
为了强化这一策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10月4日在五角大楼展示了最新“证据”,斥责伊朗是恐怖主义的主要支持者,从40年前就开始支持恐怖组织。他还宣布美国最新的反恐战略就是切断恐怖分子的资金来源。
显然,美国是在慢慢勒住伊朗的命脉,并不希望伊朗突然垮掉,因为在中东出现一个势力真空往往对美国不利。维持中东的势力平衡才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就在10月3日的一场集会上,川普还透露他曾这样敲打过沙特:“没有美国的支持,你们的君主制连2个星期都撑不下去。你必须为军费埋单!”沙特听话的前提是有伊朗这个威胁存在,试想一下,伊朗可以越境轰炸叙利亚境内的亲美武装,当然也能夷平利雅得,沙特人能不害怕?没有好斗的伊朗,恐怕美国连保护费都不好收了。一个最明显的事例是:美国决定遏制油价飙升,吆喝一声就管用,沙特王储忙不迭地宣布“伊朗的供应每少一桶,我们就多供应2桶,保证超额完成任务!”


美国同时给自己制造了多个敌人,而且每个敌人都不是善茬儿。纵然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也无法保证同时在多个战场都能取得完胜。更何况,如今白宫掀起的“经贸大战”已经进入比拼内力的相持阶段,如果美军贸然在其他地区开战,势必导致美国的资源不能集中。美国暂时放过伊朗,暂时“认怂”,并非不想使用强力,而是要对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这才是白宫的当务之急。只要伊朗不直接攻击美军,美方就会“忍一时风平浪静”,就会“打不还手”。面对美国步步为营的措施,伊朗应该意识到时间并不在自己一边,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抓住各种机会实施突围。在这个关键时刻,是否应该多给伊朗一些勇气?这个其实可以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