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与地面上最后压轴的核导弹方队一样,这次的空中梯队,都不再与过去的亮相一样,强调规模威慑;而是特别突出先进性与无与伦比的实战能力。核导弹方队与空中出现的机型,都已经达到了全球绝对领先的水平。有人说难道6爷也是全球领先?6爷是不是全球领先,关键要看后缀的字母。有句话叫做脱离后缀谈论武器性能就是耍流M。今天亮相的6N系列,除了外形尺寸大同小异之外,对比原版的H6完全是天壤之别!先不说内部全新的玻璃座舱与增加了加油装置,可以轻松达到1.2万公里的作战航程,已经算标准的洲际轰炸机;更要注意到6N最重要的挂载,就是地面拖车上的惊雷1!试问当今的环球,上哪里出找另外一种现役的洲际战略轰炸机,可以环球挂载,在顶级对手的国家反导,
图片
防御圈之外,轻松发射射程高达6000公里级别的战略核导弹?B1、B2、B52H,甚至白天鹅都没有这样的能力。而且惊雷1也可轻松变身为洲际超级反舰打击手段,一发命中,2到3个航母战斗群都会瞬间灰飞烟灭。明白了这一点,还敢说6N不是全球领先吗?至于这次出现的大型有源相控阵战略预警机、弹射型舰载预警机、超级反潜机、超级电子战机;5.5代的双座版重型隐身战机、全球现役战机中实际隐身指标最高的2个35双发中推隐身战机,包括可以弹射上舰的版本,哪一个单独拿出不是全球的NO1?就算是作为追赶项目的4发新大运,也已经是全球生产线唯一活跃的同级别战略机型中的独苗;用不了再过5年,以这类平台衍生出来的第3代超级预警机、超级加油机等,无论数量还是综合性能,
图片
也都会妥妥地站上世界之巅。而这次空中梯队在薄雾中惊鸿一瞥的亮相,也首次证实了多种超级型号,都已经正式服役!比如双座重型隐身机、单座中推隐身机的空军版、单座中推隐身机的上舰版、重型双发舰载机的弹射版与电战版;尤其是涡桨舰载预警机的弹射版本,甚至在编队起飞前,给了一个折叠机翼展开的完整特写。对这些新机型,尤其是为舰载航空兵配备的完整作战体系,此前大家虽然都知道这些机型早已存在,但是对是否已经规模性存在?尤其是是否正式服役?还都有所保留。而这次则等于对全世界正式官宣,这些机型都已经正式服役,并且早已形成体系化的初始战斗力。而目前可知的一些更强大的型号,比如4发喷气版超级预警指挥机、至少2种6代机,也包括翼展幅度超过,
图片
52米级的巨型隐身飞翼等等,这次都没有加入空中梯队。由此可知已经正式服役,战备值班的型号,与仍然在研的型号,是区分的非常清晰的。而舰载航空兵配套空中打击力量的成体系公开亮相,也意味着基础性的弹射巨型平台的正式服役已经指日可待。而更为强大的、12万吨级以上超级平台的批量上马,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