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9日,路透社和益普索民调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率下降一个百分点至40%,为其第二任期内新低。
报道称,美国民众仍然对其处理经济和移民政策的方式感到担忧。
这一切要从特朗普对全球大宗商品关税说起,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引发的盟友反目,更让美国人,尤其是以农产品为生的美国人感到愤怒。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堪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经典案例。自2024年对全球大宗商品加征关税以来,美国农民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艾奥瓦州作为美国大豆主产区,40%的产量依赖出口,其中40%销往中国。但在关税壁垒下,中国市场迅速转向巴西,美国大豆出口额暴跌20%,价格一度跌破生产成本,导致大量农场破产。更讽刺的是,特朗普试图通过“农民补贴”缓解矛盾,却被批评为“用纳税人的钱填关税窟窿”。
盟友的反弹同样激烈。欧盟被迫与美国达成15%的统一关税协议,但欧洲议会直言这“既不令人满意,也不符合欧洲利益”。德国汽车业警告,关税壁垒将导致全球产业链断裂;法国农民则在巴黎街头焚烧美国农产品,抗议特朗普的“经济霸凌”。这种“单边主义狂欢”不仅破坏了国际规则,更让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陷入孤立。
特朗普支持率下跌的本质,是政治逻辑的破产。表面是关税政策的反噬,实则是其“交易式政治”逻辑的全面破产。特朗普将国际关系视为零和博弈,将国内政策视为个人秀场,将民众诉求视为数字游戏。这种“政治真人秀”或许能制造短期话题,却无法解决美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无法重建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
特朗普危险了
为了能够挽回民心,特朗普还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日前,美国微软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公司(MSNBC)等多家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处方药价格议题上再度发表“惊人”言论:特朗普在白宫一场活动中向其共和党盟友吹嘘,其政府将推动处方药价格“降低1000%、600%、500%甚至1500%”。
尽管这番违背基本数学原理的表态引发争议,但也能表明特朗普已经急了,所以“病急乱投医”。其本质是用口号掩盖无能,用表演替代实际行动。
另外,日前,特朗普还有实质性的贡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他分别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通电话,称两国只有结束边境冲突,美国才会考虑与两国达成贸易协议。
尽管事实是,这场停火协议的达成,更多得益于东盟的斡旋与中国的劝和促谈。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主持的谈判中,中美代表列席但未直接参与,双方最终同意无条件停火、重启边境事务联合委员会。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只是外部压力之一,而非决定性因素,但也起到了临门一脚的作用。
除此之外,特朗普近期多次表示愿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对话,以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但朝鲜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在谈话中表示,美方单方面评价过去的朝美对话,朝方对此不想赋予任何意义。金与正表示,朝鲜不可逆转的拥核国地位及其能力,以及地缘政治环境都发生根本变化。承认这一事实,应成为预测和思考今后一切的前提。
每件事看起来毫无联系,甚至关于药价、与朝鲜对话看起来有些滑稽和讽刺,但特朗普这一系列行为,都是为了能够挽回支持率,都是为了能够重拾民意,恢复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话语权和地位。
说在最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都将中国当作假想敌,在关税问题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但那又怎么样?
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也单方面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结果僵持不下,只能来找中国求和,这第二任期特朗普在中国反制下几乎是“秒怂”,最重要的是,这次美国原有的“优势”,也就是那些盟国,发现与其被美国收割,不如寻找出路,而中国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说,别惹中国,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