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我军2架苏-30战斗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执行例行巡航任务时,遭到日本航空自卫队2架F-15J战斗机高速逼近挑衅,日机甚至还开启火控雷达对我机进行照射,这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除会员国在遭受武力攻击时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自然权利以及安理会授权或采取的执行行动外,国际法禁止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不过,日机的挑衅并未占到丝毫便宜,在我军苏-30采取战术机动等措施,迫使日本空自的F-15J投放红外干扰弹逃逸。
【鹰眼图说军事 鹰眼快评栏目第722期】在我军第三代战斗机大量服役之前,日本航空自卫队对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一直抱以俯视态度,吹嘘其在战机性能、训练水平、人员素质等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即便在我军第三代战斗机数量超过日本空自、质量也赶上甚至超过日本空自之后,仍然没有使日本空自改掉吹牛的毛病,因为日本空自虽然无法继续吹嘘其战机性能优势,却能继续吹嘘其训练水平和人员素质。
例如日本航空自卫队前幕僚长田母神俊雄就数次在日刊《亚洲周刊》和《周刊文春》上公开表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训练仍为日本空自30年前的水平,飞行员对战斗机的操纵和对空作战都需由地面指挥所下达指令,这种训练是无法战胜经过现代化训练的日本空自的。然而,6月17日发生在东海上空的双方战机较量却狠狠打了日本空自的脸,戳破了日本空自一直吹的牛皮。实际上,日本空自表面上看着很光鲜,但内里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不妨就从日本空自经常吹嘘的三大件——战机性能、训练水平和人员素质来扒一扒问题,看看日本空自现在的囧样。
日本空自的主力战机是201架F-15J/DJ战斗机,其中F-15J单座型165架、F-15DJ双座型46架。F-15J/DJ实际上是日本按照许可证生产的美制F-15C/D。凭借2台大推力F100-IHI-110加力式涡扇发动机、AN/APG-63脉冲多普勒雷达以及完善的航电系统、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F-15J/DJ在上世纪80-90年代对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歼6、歼7、歼8等一、二代战斗机占据着绝对的技战术优势。但是随着中国空军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装备苏-27SK、歼11A、苏-30MKK/MK2、歼11B、歼11BS、歼10、歼15等第三代战斗机之后,F-15J/DJ迅速失去了技术优势,相反其机体老化和性能落伍的问题则日趋明显。
日本空自最早的一批F-15J/DJ实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服役的,至今已经30多年。即使90年代中后期的最后一批F-15J/DJ到现在也已经服役了20年。由于使用时间长、强度大,F-15J/DJ机体疲劳现象非常严重,具体表现就是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掉零部件。据日本媒体报道,仅在2007-2012年的5年间,F-15J/DJ就总共发生了113起零部件掉落事故,但日本空自仅将9起事故主动通报给地方政府,媒体公开报道的则只有6起。
掉落的零部件可谓五花八门,既有螺钉和螺母这样的小零件,也有副油箱和垂尾翼尖等较大的零部件。最严重的一次是2011年7月,一架F-15J战斗机在模拟演练与中国空军苏-27一对一空战中竟然因机体金属疲劳而当场解体。另外,战后承平日久也使得日本空自飞行员滋生了许多麻痹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空自的战斗力。例如在2009年12月4日,一名空自资深飞行员在操纵F-15J战斗机于小松基地降落时竟然忘记放下起落架,导致机体接触跑道受损,其思想麻痹程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