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二正研究石块!美洞察号却被石头难倒:拟钻进5米停在了50厘米
2019-03-10 07:37:54



进入三月后,月球背面也天亮了,嫦娥玉兔先后开始了她们第三个月昼的探测工作,根据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官微发布的最新消息,我们了解到玉兔二号巡视器和嫦娥四号着陆器分别于2月28日和3月1日接收到足够光照完成了自主唤醒,各项数据正常,各种科学载荷也陆续开机工作,玉兔二号已经再次启程继续执行巡视探测任务。不过这次在前两个月昼已经行驶了120米的它仅前行7米后就停下了脚步,对面前的石块和身后的车载展开了科学探测。


石块本身和车辙深浅层的月尘都蕴含了不同的原初特性和地质活动信息,从来不曾有人类抵达过的月球背面,尘土和石块就足以为我们提供长达数十亿年的月球表面演化的相关信息。而在兔二研究面前石块的时候,美国在火星上的洞察号也遇到了石头,但不同的是它不是对此进行研究而是被它难倒了——向地下钻进5米埋下热传感器的计划停在了50厘米的地方,负责这一部分工作的总工程师Jerzy Grygorczuk沮丧地表示,虽然之前的成绩已经证明了自己,但火星显然对他们不怎么友好。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消息,降落火星已经三个月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在经历了一帆风顺的着陆和前期任务之后,开始执行最重要任务之一的鼹鼠号计划,然后问题便出现了——钻头在2月28日停止前进,3月2日的第二次尝试也收效甚微,甚至还发生了15°的倾斜,极有可能是碰到了坚硬的岩石阻碍。


这里的“鼹鼠”号计划其实是指通过每10厘米测一次热量流经火星核心的速率,来获取火星内部演变的重要信息和数据。别名鼹鼠正是源自它的打洞这一行为,资料表明,别称为“自锤钉子”或“鼹鼠”的热传感物理特性箱(HP3)是洞察号上最重要的仪器之一,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可以自动钻探的巨型钉子,按计划它将钻到大约5米深的火星土壤深处展开探测,但没想到出师不利,看起来柔软的火星沙土底下并非如此,最后该团队表示希望鼹鼠能快速度过这一难关,找到通往火星地下5米深处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