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凌晨2时许,隶属于美国海军第7舰队“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在返回驻地神奈川县横须贺港途中,在横须贺市西南56海里水域与菲律宾籍“水晶”号货船相撞。“菲茨杰拉德”号舰体严重受损且有7名舰上水兵遇难,另有数名舰上官兵受伤。
“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的军舰之一,这艘装备了宙斯盾雷达的军舰配有最新式的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该舰排水量8315吨,编有舰员300余人。
事故发生时,该舰正在驶入东京湾的航道交汇处附近,舰上多数舰员都在睡觉。舰长布赖斯·本森在位于军舰右舷的指挥官船舱里。图为停泊在横须贺港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
与此同时,在下田市附近海域,从名古屋港出发的约3万吨级的菲律宾籍“水晶”号集装箱货船当时正在向东驶向东京。事故发生前,“水晶”号货船在航道上突然进行大约180度的大转向,然后沿原路返回,几乎向正西向驶去。图为与美军驱逐舰相撞的“水晶”号货船。
事故发生时约凌晨2点20分,“水晶”号集装箱货轮撞向“菲茨杰拉德 ”号驱逐舰舷侧,撞击部位接近右舷中部。“水晶”号货轮给“菲茨杰拉德 ”号驱逐舰撞出1个大洞,导致水线以下的2个舱室和1间机房损毁。图为被撞击以后的“菲茨杰拉德 ”号驱逐舰。
事故造成“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右舷舰体13米×7米撕裂,舰载ANSPY-1D机房受损、右舷两组阵列均变形,右舷ANSLQ-32电子战装置被撞飞到水晶号的甲板上,舰载电子设备损坏严重。图为被撞击的舰体部位的特写。
同时,事故造成右舷辅助轮机舱进水,导致1具发电机和1号配电盘失去工作能力,同时导致2个水兵舱进水,舰长室和战情室被损毁。图为事故发生前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电子设备部分特写,可以与上图做对比。
据美海军第7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约瑟夫·奥库安称,撞击事故发生后,大量海水从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缺口涌入。在卧铺上就寝的舰员被汹涌的海水惊醒。很多舰员认为舰艇收到了攻击,匆忙跑向各自的战位。图为事故发生后“菲茨杰拉德”号驶向横须贺港。
事故发生后,舰上的舰员迅速展开损伤管制工作,封住船舱并开展抽水作业。美海军第7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约瑟夫·奥库安称舰员们的壮举没有让涌入的海水出现灾难性的漫灌,否则就会造成军舰下沉或沉没。图为事故发生后“菲茨杰拉德”号的舰员展开损伤管制工作。
事故造成舰上7名水兵遇难,包括舰长在内的数人受伤。日本海上保安厅与海上自卫队的直升机载运包括舰长在内的3名受伤官兵转送横须贺岸上的海军医院治疗。图为日本海上保安厅的直升机救援受伤舰员。
此外,还导致“菲茨杰拉德”号舰体向左舰体倾斜4度。图为舰体倾斜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勉强驶回横须贺港。
同时,与美国军舰相撞的“水晶”号货船的船体体轻微受损,船上的船员无伤亡。图为撞击事故发生后“水晶”号货轮受损的船体部位。
“菲兹杰拉德”号驱逐舰6月17日上午6时左右恢复有限航行能力,以3节航速驶回横须贺港。日本海上保安厅的2艘巡视船和美国海军“杜威”号驱逐舰也前来来协助损管。该舰在6月17日下午4时50分左右抵达母港横须贺。
截至目前,导致此次撞击事故的原因尚不清楚。美国海军已经着手调查该事件,日本方面也宣布将介入事件的调查。另外,据美海军高级将领称,目前针对该事件的海上搜救行动已经停止,而“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在修理完毕后将继续服役,修理工作耗时预计“不会超过1年”。
图为事故发生前美海军驱逐舰与菲律宾货船的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