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精锐部队严密布防,拉达克公路两侧:布满机枪掩体沙袋铁丝网
2020-06-25 07:00:19



近期很多印军照片出现在网络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拉达克地区,印军修建的工事,在前沿机场外为印军修建了很多沙袋工事,但是看起来只有单层沙袋,而且,虽然有铁丝网,但是铁丝网却是直接靠着沙袋?这是什么操作?按标准,铁丝网是为了防止步兵接近的防御设备。


起码应该在相当距离进行安装,印军这样直接安装在沙袋工事旁边,甚至还不是四面都有,只有一面到二面才有铁丝网。实际上已经发挥不出任何作用。更何况还是如此单薄的铁丝网。实际上,这种工事在二战以后就被淘汰了,在近期的叙利亚战争当中,都早已经升级了。


我们在叙利亚战争的照片当中可以看到,在叙利亚战场工事基本形式,都是半地下掩体,多条地下通道,还要,依托房屋沙袋铁丝网的综合体系。从印军照片看,印军照片属于公路保护和机场外围保护的任务,我们还是说叙利亚战场是如果掩护交通线和后勤公路的。


叙军在交通线附近设立了很多检查站,每一个检查站都有1个坦克连和2个甚至3个步兵连,随时可以进行机动。在沿线,还有巡逻队对公路纵深2公里区域进行无人机和人工巡逻侦察。
印军这种松松垮垮的部署,是无法阻挡现代步兵武器的,无论是枪榴弹发射器,自动榴弹发射器,迫击炮,还是手榴弹,火箭筒,无后坐力炮都额可以轻易解决这种简易沙袋掩体。说起来,印军在克什米尔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但是,却如此业余,其实也就说明了,为何印度在克什米尔部署了90万军队,都无法占据绝对上风的原因了。


我们从卫星拍摄的印军军营,也能发现非常松垮,至少1个步兵营宿营地,周围都看不到任何警戒,看不到铁丝网。那么是什么养成了印军这种习惯呢?首先,现代印度军队的起源是英印殖民军,所有指挥,策划,后勤都是英国人去解决,印度人不用费心费力。
在英印部队,三分之一是廓尔喀,三分之一是英国人,三分之一是印度人。指挥策划有英国人,修工事打仗有廓尔喀人,印度人就是随大流跟着跑就行了。后来,印度自己建国了,在南亚大陆印度是绝对体量和武器双重优势。只要把庞大的力量压上去,基本就不会出大问题。


就是在印度最辉煌的第3次印巴战争进攻孟加拉,那也是数万孟加拉游击队牵制围攻巴基斯坦军队,导致巴基斯坦军队分布在几个主要孤立城市当中。印军的7个步兵师,3个独立步兵旅和3个装甲团,就是沿着大路,大摇大摆的前进就行了。
根本不需要担心侧翼,担心后方,担心遭到袭扰等等情况。巴基斯坦军队则是在留下一个营阻击,主力撤离,留下一个营阻击,主力撤离,印度就是上演几个师打1个营的戏码,最后,撤离到达卡,发现海路被彻底封堵,城里缺乏粮食,最后只能投降了。


因此,印度一直都是这样作战的,因此,首先缺乏指挥策划能力,其次是,缺乏精密策划的动力。反映到基础部队,就是松松垮垮,敷衍了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