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海军有意把“爱国者”防空导弹上舰,具体型号是PAC-3 MSE。这要与“宙斯盾”系统的火控和垂发适配,洛克希德已经用Mk70垂发验证过垂发的适配性,接下来还要与火控系统适配。Mk70是“陆上机动宙斯盾”,就是部署到菲律宾用于发射“伪中程导弹”的那个系统。
Mk70垂发
图片
Mk70装上“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上测试时,连陆军的“爱国者”火控雷达拖车都拉上去了。这是高级版的大炮上渔船
图片
Mk70可发射的导弹与Mk41相同
Mk70是四联装的,自带排焰系统,装在战术拖车上。原本是用于发射陆攻SM-6和“战斧”巡航导弹的,但“宙斯盾”就是“宙斯盾”,所有Mk41能发射的导弹,Mk70都能发射。实际上,美国海军有意把Mk70装到濒海战斗舰或者其他不具备条件安装Mk41的战舰,这样,只要甲板上有地方,重心和稳定性不是问题,火控能解决,什么舰都可以装上这样的“简易宙斯盾”。
图片
与“经典”型“爱国者”相比,PAC-3的弹径较小,PAC-3 MSE相比于PAC-3 CRI,助推器加大加长,战斗部大大缩小,改为KKV
图片
由于直径较小,可以一坑四弹
“爱国者”早在1984年就达到IOC,海湾战争时就投入了战斗。美国尽管吹嘘,其实很明白,“爱国者”拦截“飞毛腿”不可靠,实际上在海湾战争前已经推出软件更新,这就是PAC(Patriot Advanced Capability),后续型推出后,PAC追溯为PAC-1。根据海湾战争的经验,接下来推出PAC-2,进一步提高反导能力,但依然是防空反导两用的。
但PAC-3是大改。“爱国者”和PAC-1/2用的是TVM制导(Track Via Missile)。这是一种特殊的半主动雷达制导,雷达发射机在地面,接收机在导弹上,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通过数据链发回地面,由地面火控中心解算后,再把控制指令发回到导弹。与传统半主动雷达制导相比,TVM的弹上设备简单,地面火控站的数据处理能力强,体系抗干扰能力强。
但TVM的信号延迟较大,对电光石火的反导来说,反应太慢。PAC-3改为主动雷达制导。
另一个问题是破片杀伤。传统防空导弹用爆炸和破片杀伤,但海湾战争经验表明,破片即使击中来袭导弹,损坏也不一定足够摧毁,残骸依然在原定落点附近造成严重破坏。需要用直接碰撞杀伤(KKV)。
KKV可以看作一整块大得多、重得多的弹片,在高速中直接碰撞可以保证彻底粉碎来袭导弹的战斗部。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装药和破片后,战斗部非常轻小,使得整个导弹的尺寸、重量大大减小。PAC-3实际上还不是彻底的KKV,还有8公斤装药。爆炸破片是扇形展开的,制导精度高的话,破片还没有散开就击中目标了,破片和能量依然很集中,只需要很少的装药;制导精度低的话,引爆点远离目标,破片散开很多才击中目标,需要装药够大、破片够多,否则破片密度不够,能量不够,容易错过目标。
不过KKV直接撞击机动性相对较低、相对规则弹道飞行的导弹可以,对付高机动性而且不规则飞行的飞机就不可靠,所以防空还是要靠PAC-2 GEM+。
PAC-1/2的弹径为16英寸(410毫米),PAC-3只有10英寸(250毫米),PAC-3 MSE是11英寸(290毫米)。这使得原来四联装的PAC-1/2发射架可以容纳16枚PAC-3/MSE。
MSE(Missile Segment Enhancement)是最新改型,这回精度足够保证直接碰撞杀伤了,不再有任何装药。增加的弹径意味着加大的发动机和更加充沛的能量,有利于拦截更加高速的目标。这恰好是准备上舰的型号。
在美国陆军,PAC-3 MSE是与THAAD配对的,THAAD负责外大气层的中段反导(实际上只有对短程弹道导弹算中段,对中程导弹已经是末段了),PAC-3 MSE负责大气层内的末段反导。上舰后,估计SM-3担任对标THAAD的任务,PAC-3 MSE担任末段反导。
有意思的是,美国海军用SM-6作为防空反导的通用导弹,这是用SM-2 ER Block 4的弹体加上AIM-120C的主动雷达制导拼成的,射程号称达到400公里。问题是这更加适合打飞机,反导嫌笨重,重量达1500公斤,在Mk41垂发里一坑一弹。
据报道,在乌克兰,需要32枚PAC-3 MSE齐射,才能击落一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匕首”其实更应该看成具有一定机动滑翔能力的空射弹道导弹,与东风-17那样的“真正高超音速导弹”还有差距。绕是如此,已经需要如此兴师动众的密集拦射,美国海军自然要琢磨极大增加弹舱容量的问题。
这才是PAC-3 MSE上舰的原因。美国海军需要“反导霰弹枪”,SM-6的火力密度不够,需要一坑四弹的PAC-3 MSE才行。一坑四弹的ESSM打飞机没问题,打导弹就嫌速度和机动性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