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伴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大趋势,许多制造企业加快了向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步伐。有趣的是,这些东南亚国家似乎总想要与“中国制造”一决高下,比如外界盛传的很受厂商喜爱的“越南制造”。
据公开数据显示,越南2018年的GDP总值同比增长逾7%,进出口盈余达到了72亿美元(约498亿元人民币),一跃成为了东南亚乃至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仅2019年第一季度,越南就吸引外资总额达10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6.2%。
有人说,越南和二十年前的中国很像。确实,越南之所以能够成为又一个制造中心,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效仿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
然而就在外界一片叫好声中,突然爆出一个消息:越南日前宣布,将打击出口商非法将中国商品贴上“越南制造”的标签。从中国进口商品,打上“越南制造”的标签,在本地销售,甚至出口到全球各地,赚取差价,不得不说某些越南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毫无下限。
至于如此隐晦的”行业内幕“,之所以被曝光,主要“功臣”竟然是美国海关。一家越南木材产品制造商从中国进口木材,将其改头换面贴上越南标签,在出口到美国的过程中,被美国海关发现了。
其实早在2017年,越南就曾被曝光过类似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越南本土的某著名高端丝绸品牌,被发现商品上缝有“Khaisilk Made in Vietnam”和“Made in China”两个商标,即该商品很有可能是中国制造,却被贴牌进行销售。深觉被欺骗的消费者随即向越南市场管理部门投诉,越南官方还成立了专案调查组。
事情发生后不久,该品牌创始人承认有一半的丝绸产自中国。要知道,这个品牌一度被视为“越南国家商标”,连如此高端的产品都涉嫌欺骗消费者,更不用说其他产品了。事实上,在高利润或者是技术限制面前,“中国制造”往往会穿上“越南制造”的马甲。咱们必须为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而骄傲。
也就是说,市面上卖的“越南货”,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越南商家打擦边球的行为,为本就红火的“越南制造”再添一把火。外界只看到表面的荣光,又哪里知道内幕呢。
令人意外的是,原本是得了便宜的越南政府,反而很坚定表示,要严格打击这种行为。不得不说,越南政府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如果只是为了短暂的红利,很难真正迈向全球化。对于越南来说,想要复制中国制造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