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黑白版的太空视角。一般来说,黑白版的像素更高,因此遥测准确度要高于彩色版本。大船的2甲板吃水船体已经完全合拢,而且开始施工上层机库和飞行甲板的情况下,已经可以对最终的吨位做一次新的预判。测量的基准,还是认为施工干船坞内段的净长度,也就是从船坞位于北侧的内尽头,到人字形巨型挡水板的净长度过去是测过的,一般认为是355米,也就是到人字形挡水板的上方。毕竟人字形挡水板是一个下宽上窄的结构,只有到上方的上边缘才能测得相对准确一些。内部净长355之外,还有357米的说法,这里取一个平均值,也就是内部净长是356米。而干船坞的宽度一般说法是81米,也有说法是宽度82米,由于现代化的干船坞的两侧,往往有一些附属的结构,会压缩净宽度,
因此还是取81米为准。先知道了干船坞的长宽净尺寸,那么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同比例度量或者用像素法来给出新大船二甲板平面的长度;知道了这个长度就基本知道了水线的净长度,因为新大船水线的长度基本要比2甲板平面的纵轴全长再缩短2米左右。2甲板的最宽处的宽度是大于水线最大宽度的,而且在最宽的部分已经开始搭建机库,已经明显大于型宽;因此已经没有必要再测宽度。只需要知道水线长度,就已经大体可以预测满排吨位了。经过实测,那么施工的干船坞内部一共有1350个像素。而新大船的2甲板平面的纵轴,大约测得1165个像素,如果按照356米1350个像素来算,那么1个像素代表2.637米,1165个像素是307.2米。这是2甲板层面纵轴的实际长度。水线再减2米,恰好就是305.2米。
在这个精度中,0.2米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之所以再减2米,是认为船头到2甲板的部分,从水线往前有一段略微的向前延伸,因此算水线净长需要减少1米;而船尾在2甲板又有一道向后倾斜的中间尾棱,也需要减1米,这样水线就是305米。如果考虑到船坞内净长度还可能是355,那么水线总长还要减少一些,会在303米到304米之间。因此水线总长合理的范围就是在303米到307米之间。想超过310米已经不可能。另外看2甲板的船头,距离前面船坞尽头的侧面大约是31米左右。尾部测量距离人字形挡水板上端大约18米,也可以得出2甲板平面的总长在307米上下的结论。如果是305米的水线,那么对比福特级的316.5米的水线总长就有明显的缩短。当然这个305米仍然大于小鹰级的300米的水线。而且新大船的后半段宽度并没有像福特级那样有所收缩。
因此整体舰型比较“宽胖”,这样有利于稳定性,也有利于获得较宽大的机库和甲板。305米也是偏向常规动力的设计。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仍然维持满排8.8万吨,全球最大常规电弹的判断。不过要超过9.3万吨满排就比较困难了。另外机库后半段似乎吊装极快,最快五一节之后就应该上舰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