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两栖攻击舰真身终于出现!军迷却大失所望?原来有这么一个小遗憾
2019-07-23 08:04:00




关于我国正在建造自家两栖攻击舰的消息,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早在六月份,就陆陆续续有一些小道消息甚至是卫星照片一步步地披露出来,佐证我国075两栖攻击舰的存在。

可谁成想,随着确凿的消息一步步的披露,相对应的争论和不满也随之而来,而这样的争论,在最近两天到达了高潮!

事情的起因呢,是这样的。

随着沪东造船厂的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工作逐步推进,外界能够观察到的有关该型舰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不过,在此之前关于我国075两栖攻击舰的消息一般都是一些捕风捉影,唯有一张卫星照片比较确定,但是因为当时075的工程进度处于开始阶段,不是专业人士基本上很难看出这是一艘两栖攻击舰。



不过这个事情呢,终于在前两天有了改变,随着我国两栖攻击舰的舰体结构越来越完善,这一次,终于有资深的爬墙党,拍到了我国075首张清晰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从两栖攻击舰的舰尾拍摄,因此舰尾的坞舱舱门和机库的后部升降机开口也就自然清晰可见。

按照这台舰尾升降机的位置与之前几个模型上两栖攻击舰的布局推测,另一台升降机通过照片中甲板中部的洞可以看出,应该就位于舰岛附近甲板上。


不过,也正是这一张我国075两栖攻击舰的清晰照片,引来了众多军迷的不满和争论!



而这其中最主要的争论和不满,就来自于这个舷内升降机。这又是为什么呢?虎哥首先来给大家做一个科普。

首先我们知道,从机库甲板通往飞行甲板的飞机升降机是舰载机进出机库的最主要渠道。

而现如今世界各国的两栖攻击舰,对于升降机的布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舷侧升降机,一种是舷内升降机。



▲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舷内升降机



▲黄蜂级两栖攻击舰,舷侧升降机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舷内升降机,顾名思义,舷内升降机的位置位于船舷内侧的甲板上。

这种升降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是通过升降机的四角或两边位置的机构上下动作,并且在遇到高海况的情况时,舷内升降机也更为安全,毕竟不用像舷侧升降机娜样需要考虑海浪的冲击。


当然了,舷内升降机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舷内升降机本身的位置是在甲板上,这就需要在甲板上开一个大口子,对甲板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一旦舷内升降机出问题了,比如说本身机械故障或者是升降机中弹,那么就会影响舰载机的调度以及破坏甲板的完整性。

第三是尺寸受限,无法容纳尺寸比升降机大的飞机或其他设备。

其次我们来说一说舷侧升降机,舷侧式升降机顾名思义,是升降机的四边至少有一边不被甲板所封闭,能达成这样条件的位置自然是在航母飞行甲板的舷边。

而舷侧升降机的优点,差不多就是舷内升降机的缺点。

首先舷侧升降机因为有一边是靠海的,所以只要接受调度的飞机保持机身主体在升降机上,机尾部分可以探出升降机外,这样可以调度尺寸更大的飞机,比如说固定翼舰载机。



其次是因为舷侧升降机本身在舷侧,所以哪怕是升降机损坏,也并不影响舰艇甲板的调度。

当然了,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因为这种升降机位置在舷侧,尤其是美帝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那种舷侧升降机,三面靠海,只有一面挨着舱室,所以这种升降机的升降装置支撑结构更为复杂。

其次是这些升降机都在舷侧,所以必然会受到海浪的影响,当海况恶劣时,会影响到升降机的运作。



而我国的075两栖攻击舰,很明显是选择了舷内升降机,外加一个位于舰尾的舷侧升降机。

也正是这个舷内升降机,引发了很多军迷的争论和不满,而具体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虎哥看来,就是期望过高。

实际上啊,使用这种升降机布置方式的两栖攻击舰或者轻型航母,世界上其实有很多,比如说美国的“塔拉瓦”级、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西班牙建造的所有载机舰(“阿斯图里亚斯亲王”、“胡安·卡洛斯”以及出口的“查里克·那吕贝克”、“堪培拉”)都有这样的升降机设置。



至于说为什么这个舷内升降机会被很多人口诛笔伐,就是因为这种升降机实际上是直升机载机舰的“专利”,而对固定翼载机很不友好。

众所周知,由于垂直起降固定翼舰载机要比直升机重量大得多,所以对甲板的强度要求很高,所以这种舷内升降机的布置方式,不太适合垂直起降舰载机。

而且由于固定翼舰载机本身尺寸比较大,位于甲板上的舷内升降机本身,也会影响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降效率。



所以采用这种布局,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首批075两栖攻击舰,压根就没考虑像像这些军迷想象的一样还可以部署垂直起降战机,兼职航母用,而是当做纯粹的两栖攻击舰来使用。

其次呢,我国之所以选择舷内升降机,还有一个原因是排水量。075型两栖攻击舰在总体设计上对071型综合登陆舰的继承与发展;

071此前央视曾经公布过满载排水量大概25000吨,而我国075两栖攻击舰要比071大,但是大的有限,据推测大概在3万吨出头。





在3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设计上,舷侧升降机的抗浪问题就会比4万五千吨级的美国航母更加突出,因此在这样的两栖攻击舰上,面向舰尾的舷侧式升降机与舷內式升降机更加适合其日常运作的需求。

就是这两点,让很多的军迷朋友们大失所望。

其实啊,这些人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就应该模仿美国人的黄蜂级或者美国级两栖攻击舰, 因为这两种两栖攻击舰就是世界上最强两栖攻击舰。



但是在虎哥看来,这些人只考虑两栖攻击舰本身强不强,却忽略了虎哥经常强调的一个概念,需求决定装备。

要知道,首先根据我国垂直起降战机的研发进度,很有可能未来十年甚至15年内都不会装备F35B这类飞机,所以对于这种能够起降固定翼舰载机的两栖攻击舰,我们并没有急切的需求。

其次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两岸的统一,要知道我国075两栖攻击舰的第一批次开工建造光知道的就有三艘之多,这么着急是为了什么?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说白了,这首批开工建造的075,就是专门为了登陆作战准备的,登陆战最重要的就是一次性能够投放的兵力;



▲之前军博有一次展示了我国一款两栖攻击舰模型,应给说是和075大致差不多了,只有舰艏有些差别

而相对应的两栖攻击舰强调的就是“均衡装载”,也就是不能只考虑舰载机,还有船坞、车辆甲板以及陆战人员装载舱室。

而直升机的尺寸比较小,所以能够搭载的数量可以比固定翼舰载机多得多,第一波投送的兵力也就能更多。

至于固定翼战机的缺口,那不是有空军呢么!

虎哥相信,等到075A的时候,大家所期望的中国版“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就能与大家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