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客机一直以来都是典型的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卖一架客机带来的利润,就顶得上卖数以亿计的衣服,美国和欧洲以此获取了大笔利益。而其他国家要和欧美在客机方面进行竞争,除去要拿出产品外,很大的一个限制就是无法获取客机的飞行许可证,不能获取许可证就不能进入市场,而许可证的颁发完全掌握在欧美手中,这一点堪称欧美限制其他国家进入国际客机市场的杀手锏。然而,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持续太久了。
据民航上海审定中心1月28日消息,此前C919飞机104架机在西安阎良中国飞行试验机场进行了测试飞行,上海审定中心完成了对C919飞机首次局方审定试飞。在接近两个半小时的飞行中,测试的C919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全部的飞行试验任务。而根据测试安排,在完成对C919飞机进行的430多个试飞科目测定,并全面检查和判断飞机设计的符合性之后,将为C919飞机颁发型号合格证。
这个消息的关键在于,中国方面自己也可以对客机进行审核,并颁发型号合格证,为投入运营铺平道路。本质上说,这是从根本上打破西方的垄断市场,之前美欧才能规定哪款飞机合格能够投入运营,不被欧美承认的客机就被排除在国际市场之外,俄罗斯之前的客机就是很这样被限制的,C919显然也会面临同样问题,西方绝对不会希望看到有人来分自己的蛋糕。因此,C919试图获得美国颁发的飞行许可证,并进入国际市场,从一开始就面临一个非常明显的阻碍,堪称是死局。
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我国建立自己的适航审核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既然美国几乎必然会阻碍我国自产客机进入市场,那么我们就建立自己的制度,来扫平新客机进入市场的道路。说到这肯定有人会有疑问,我国自己制定的标准,国际上不承认怎么办?对此,我们能做的也很简单,那就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证明我国客机的能力。虽然初期国际市场对新产品会有疑虑,但我国可以先在国内使用C919,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成熟运营后向世界证明其性能。随后,可向亚非友好国家出售这款客机,逐渐加大世界市场份额,通过市场发挥自己的调节作用,逐渐吸引国际客户,从而逐渐增强C919和老牌欧美客机的竞争力,乃至增强我国民航客机产业的竞争力。
(更大的CR929也在发展中)
这个过程自然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一口不能吃成胖子,西方客机产业多年来垄断国际科技市场,短期内其优势确实难以撼动。但是在我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帮助下,我国的客机产业早晚也将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天地,目前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在各方面我们都要奋起直追,将来在国际上和西方竞争民航市场,发展我们自己的高技术高附加价值工业产品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当然,这也是西方之所以越来越敌视我们的原因之一,他们可能就希望中国工人一直为西方做鞋做衣服,但高技术产业我们不顾遇到什么困难,终究是要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