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力遏制中国,刚刚,美专家说了大实话!
2018-10-11 07:19:59




当中美关系发生波动,甚至是震荡时,听听美国专家的说法,对于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或者更好的管控分歧,无疑大有裨益,中国需要知道美国在想什么。


据报道,记者日前采访了美国哈佛大学知名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他表示,两国当下间虽“噪音”萦耳,但仍应理性应对,维持“有约束”的竞争关系,避免局面滑向失控。艾利森说,他赞赏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在他看来,不论是在经济发展或是南海等军事问题上,美国实际上已没有能力真正做到遏制中国。艾利森认为,中国需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美方不会在此轮贸易战后就偃旗息鼓。他说,从“修昔底德陷阱”的观点来看,当守成大国已经对崛起大国心存芥蒂、怀有恐惧,那么容易陷入夸大、误解及错判现实的思维定式。当这种情况出现后,守成大国会难以判断“何时应该收手”。他说,正因如此,中国要做好未来中美关系(哪怕在特朗普下台后)将持续处于这种“不舒服”状态中的准备。
整体而言,艾利森对中美关系同样不乐观,认为中美关系会持续“不舒服”,不过他给出了结论,美国无力遏制中国。而其解决问题的建议则是,避免局势滑向失控,应维持“有约束”的竞争关系。不得不说,艾利森的观点非常值得参考,也比较中肯,从中也不难看出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中美关系确实变了,再难回到从前。或许,正是出于对中国快速接近的不安,美国开始歇斯底里,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和理性,甚至到了“逢中必反”的程度,这个时候,美国眼中的中国,任何言行可能都是“充满敌意”的,因为中国本身,已不再为美国所接受,那么,其肯定会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针对性反应。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只是在专心做自己的事,不仅无意挑战美国,也没有在事实上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如果中国只是“怀璧其罪”的话,那么不好意思,中国不会为了取悦美国而放弃自己的发展。中国热爱和平、坚持和平,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这不会因为美国的抹黑诋毁而发生任何变化。就在刚刚,人民日报刊发钟轩理文章:给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算算账!从中国是全球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在搞“经济侵略”;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而不是在搞“地缘扩张”;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在搅局三个方面,对美国进行了有理有力的回击,事实不容否认,也否认不了。


中美关系无疑是重要的,中国也在为此努力,希望合作而非对抗。但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做事不能一头热,美国还是需要尽快调整思维,从歇斯底里中解脱出来,只要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促使中美关系重回正规,否则,美国注定要遭遇挫折,遏制围堵中国,只会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