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圣地亚哥,对智利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智利外长穆尼奥斯等在机场迎接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参考消息网11月27日报道境外媒体称,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满载奖章和赞扬结束了对拉美的访问返回北京。他利用到利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之机访问了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
据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11月25日报道,习近平自2013年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已经三次访问拉美,彰显了这个大洲作为中国贸易和投资伙伴日益增加的重要性。中国人不仅食用厄瓜多尔香蕉、秘鲁牛油果、智利蓝莓或巴西牛肉和猪肉,而且也越来越多地饮用墨西哥龙舌兰酒和智利葡萄酒。
但拉美国家对中国经济来说更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原材料供应商,尤其是大豆、石油和矿产品的供应商。中国在十年时间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
报道称,迄今为止,拉美和中国的商品贸易主要基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这在可预见的未来或许会发生改变。新当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威胁说,美国将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国的退出将造成贸易政策真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非常想填补这一真空。拉美的TPP签署国只有智利、墨西哥和秘鲁。但北京和这三个拉美太平洋国家有共同的目标,即建立一个广泛的跨太平洋自贸区。在利马峰会上,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强调了它们推动建立亚太自贸区的意愿。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26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对拉美的高规格访问,中国同时也公布了与该地区国家发展关系的新路线图,目的是拓展在美国后院的影响力。
不过北京表示,它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发展关系是为了捍卫目前的国际秩序,并不针对任何国家,这是含蓄地指代美国,美国通常在拉美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在《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中说:“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不针对、不排斥任何第三方。”
分析人士表示,该文件旨在加深并提升中国与该地区国家的合作,以对抗并遏制美国的影响力。习近平的这次访问正值很多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胜选将给美国与拉美关系泼冷水之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则表示,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不会在美国的后院寻求战略或军事存在。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25日报道,当美国在贸易领域收缩阵线之际,中国推出了投资美国后院的新计划,表明北京已经开始试水新市场。
随着习近平结束对拉美的访问,中国政府发布了战略蓝图,确立了扩大中国全球影响力并开启中拉关系“新时代”的雄心壮志。
国家媒体24日公布的这份政策文件虽然不够详细,但是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中国正在聚焦拉美,而且有这样做的详细计划。
过去一周,习近平在秘鲁国会发表演讲,在圣地亚哥享受智利马队护卫的礼遇,并利用在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来推广中国支持的贸易协定。
报道称,24日公布的这份政策文件是8年来的首次。同时,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却扬言将退出TPP、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建隔离墙并削减对外援助。
虽然不具体,但是这份文件一再强调要加强中国与拉美各个行业间的联系,从原材料、农业到高科技和金融行业,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
这份政策文件,以及习近平主席在日前访问期间发表的讲话,提出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模式。中方誓言要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各国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尊重当地习惯并且在提供经济援助时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报道称,习近平将中国描绘成该地区新兴市场的仁慈盟友。他日前在秘鲁国会说:“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他没有指名道姓提及美国或特朗普的贸易观,不过他呼吁包容、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和结束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