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都懂得。但是现代化作战,已经不是单纯的粮草弹药的问题,有一种战争的消耗物资比粮食弹药都多得多。现在战争以粮弹保障为主,已经基本没有粮草的“草”字,因为现代战争基本不再需要大牲口参与了。因此草料需求量已经大为减少。其实战争中的食品和弹药的消耗也不是最多的。比如海湾战争基本算最近4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正规战。双方发射的全部弹药加起来也只有十几万吨,而同期消耗的食品总重量,也基本是十万吨以内。但是战争中消耗的另外一种主要物资的总量,却相当得吓人。这就是一场海湾战争,加上正式开打前的准备数个月,真正开火后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这前前后后,仅仅油料,居然消耗了几千万吨成品油,通过飞机空中加油的油料就有几百万吨。
和战争期间消耗的十几万吨弹药和十万吨以内的食品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海湾战争的主战场附近,本来就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油库,甚至战争期间还被故意的点燃了大量的油井用来黑烟漫天遮蔽环境。但是满地的原油并不能直接用来当做飞机坦克和军舰的燃料。实际上战争中消耗的都是比较高端的成品油。比如M1坦克和大部分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消耗的都是标号极高的航空煤油。这些航空煤油甚至在中东本地的,非战区的炼油厂的产量都是非常有限的。战争中消耗的数千万吨各种成品油和润滑油等油品,其实是超级大国调动整个北约系统的全球油料供应系统,全球集中运输才基本满足了开战准备期和开战后的巨大的油料消耗。而这项高达数百亿美元的“战争油料钱”,超级大国在战后又找中东大户和东亚某岛国报销了账单。
由此可见,现代战争,油料的消耗是所有战争物资中的第一大项。如何充足、安全、高效、及时的确保油料能够直接输送到在第一线的天上、海上和地面的作战单元的油箱里,是确保战争获胜的关键因素。二战中的欧洲战场,各种战役像波浪一样的一阵阵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就是从筹备运输足够的油料到一线,然后因为攻击距离的延伸,油料最终跟不上,而主要的机械化部队必须停下来等油料的过程。二战中的欧洲战场,当时已经发现铺设临时的输油管道,是确保一线的百万级别的方面军,数万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油料快速保障的最好办法。如果采取传统的油罐车往前线运输,根本就不够几万辆坦克喝一天的,而且还容易被空袭所炸毁。因此到二战以后,凡是预设陆地战场,随着一线部队的前进,紧急铺设临时成品油管线都是最有效的大纵深进攻的油料保障措施。
于是还有一个如何确保大规模跨海作战的油料保障问题。在这方面,全球的经验都不多,诺曼底登陆是少数这类战役,不过时间太久,装备水平差异太大。现在看来,开战以前,多装备大型储油和航空两用大型平台,075和071都可以是这类平台,也可以临时改装大量的大型民船备用。再通过大量运输直升机对登陆后的装甲集群快速空投油料是最有效的办法。而空中的固定翼战机群,则需要配备至少200架以上的大型加油机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