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发现北京天特别好。有些像大西北的天,天高云低,蓝白相映。如果有什么事件在许多天前就注定成为热点,那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肯定是其中一个。
一切并不容易。前天政治局集体学习,习近平讲话中透露出,这个执政党已有超过8800万党员。时间轴上前移95年,这个党只有50多个人,13个代表偷偷在上海法租界开了一大会议,中间还因为警察跑进来,改到了嘉兴南湖的红船之上,才算圆满闭幕。
所以,这个党一定是做对了什么,以及随之而来的,做对了之后再怎么做的问题。
初心
听习总讲话的时候,发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了八次,而“不忘初心”则提了十次。如果翻看他以前的讲话,会发现“不忘初心”是非常高频的提法。
今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头条,也用了《一个95岁政党的初心》做标题。作为年轻人,我们很容易在庆祝生日时说一句不忘初心,但是恐怕没有几个95岁的老头儿会这么做。一个政党能这么做,是因为政党不是一个记忆力和能力会随时间衰退的人,而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一言以蔽之,这个党从开始到现在,有不少东西从未改变过,是不想改变,也不能改变。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这篇文章里,总结了两个初心:一个是为人民服务,一个是复兴梦想。
“为人民服务”自1944年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的演讲中提出以来,早已成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最大的政治正确之一,这五个字,或雕刻、或悬挂在无数政府部门的大院里。把自己定位为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官老爷,这种政治正确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的批判态度,不断抵抗着“官僚主义”,提醒着这个党不要忘记人民立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95年来,正是这颗初心未黯,使得这个党始终能在关键的历史时刻,破除和超越利益固化的藩篱,把整个党的精神一遍遍拓宽,避免了这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政党沦为某些人或者某些群体的“私产”。
而复兴梦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内涵。战争年代的救亡图存,建设年代的建功立业,改革年代的杀出一条血路,无不是源自一个民族百余年来对屈辱的深刻体味,“落后就要挨打”,这种紧迫感一直是整个民族革命、建设、改革的心理共鸣。这几年来,这种心理共鸣有了一个新表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而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只是接近,没有完成。
是以,他会在95岁生日这样一个场合,重提十遍“不忘初心”。
方案
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过去很多年,中国在这个世界上,始终面临着制度之争。李光耀曾总结说,美国是从上世纪后半期,才开始将“民主”和“自由”作为外交重点的,之前,占比很小。这些年,中国跟西方吵的很累,除了技巧不够好外,底气也不那么足。有一种吵架的时候明明知道对方是错的,但也难以自证正确的委屈。
时代的脉搏跳动到一个节点时,频率大体一致。比如也是美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销“民主”与“自由”那会,弗朗西斯·福山写下了著名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这部轰动性的作品认为,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历史给福山开了一个玩笑。这几年,福山修正了观点。他现在的说法是,一场历史性竞赛在两种相互竞争的发展模式间展开,一方是中国,另一方则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虽然这一竞争不为大众所熟悉,但其结果将决定欧亚绝大部分地区未来数十年的前途。
回到习总今天的讲话。你会发现,福山二十多年前的观点的确影响很大。不管今天你是否认可这种观点,福山此书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的大背景之下,气势如虹,难以辩驳。翻看那时西方主流媒体对这部作品的评价,会发现其观点极受推崇。
以至于习近平在讲话中专门回应说: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
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一书的结尾中,福山打了个比喻。他说,人类与其说是会开出美丽花朵的无数嫩芽,不如说是很像在一条路上连接奔驰的长列有篷马车。有的马车以伶落敏捷的步伐向城镇靠近,有的马车回到沙漠野宿,或在越过无数山头的最后山顶陷入沟隙。有几辆马车遭受印第安人袭击,燃烧着弃置路旁。有的驭者为战斗所牵引而迷失,一时之间向莫名其妙的方向奔驰而去;有些人厌腻了旅行,这会路上寻找可定居之地。有一行人进入与主要道路不同的路线之后,发现要越过最后的山峦,就应该与大家走用一条道路。
你看,老一代政治学者的语言,写的都像诗一样。但最后一句话,交了个底,无论哪辆马车,都得走这条路。
习总显然读过。但他身处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驾驶舱中,告诉世界我们没看到终点,我们看到的是眼前有很多很多条路,中国这辆马车历尽艰辛走出了一条。而我们现在,愿意与世界共享这条荆棘与玫瑰共生的路。
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说出“中国方案”,为这一刻不知准备了多少年。
救世主
初心与方案,并非看上去那么互不相关。正因为始终不忘初心,才历经95年,找到一条可以说出来的中国方案。
很遗憾,关于自我解放与救赎,先烈们是对的。这道理,正如会后人民大会堂再次响起的《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西方不会是中国的救世主,反之亦然。每个民族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道路,一如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双脚寻找最合适的鞋子。你只有穿过,才知道合不合脚,你也只有实践过,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制度和道路。
是以,习总再次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
会场最后响起了国际歌,英特那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句瞿秋白亲自翻译的歌词,法文L’Internationale原意是“国际工人协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组织),但瞿秋白解释说,他用音译,是为了让中国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
于是一步步走到了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