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第6代高性能无人空优僚机已同时服役?
2025-09-07 07:06:28



从本次检阅来看,不论陆海空天还是电磁领域,未来战争的无人化与智能化是必然趋势!谁能占据这个全新的战略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上百年立于不败之地。而神秘大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不但消费级无人机,包括实战中应用最频繁的FPV穿越机的产能占据全球的7成以上;而且一旦对外彻底断供整机尤其是关键零部件,那么国外那3成的无人机产能也会消失大半。而相对于更大型的无人机、中大型无人战车、无人狼群与大型无人潜航器,更是在技术与实践上走在了所有对手的前面。单看这次公开展示的大中型无人机,就由拖车拉出来至少6种。到这里有很多人可能有一个长期的疑问:这就是既然大型无人机都可以自主巡航与自主起降,有些型号甚至有上万公里的超远航程。

图片

那么为何从几年前首次把大中型无人机作为一个专项类武器,专门拿出来检阅,一直都是用拖车拉着通过,为何不直接自主的飞过检阅航线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某城区的某环线以内,是早早确定几十年的绝对禁飞区!除了在特定时间段内,快速通过专用检阅空中通道的有人驾驶战斗机之外,其他任何飞行器,不论是有人还是无人的,都绝对禁止飞到禁区之内。就算外来的民航客机都不能偏航,一旦偏航会立即受到严厉警告!至于任何大大小小的无人机更是绝对禁飞。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为何所有参与检阅的大大小小的无人机,一定要用平板车拖着通过了。也许正因为这一点,也导致已经被天基卫星“发现”的、翼展超过52米的巨型无人机无法参与检阅。因为超过52米级的宽度,

图片

任何拖车都拖不了。即使能拖着行走,道路通过宽度也不达标。这样就无法弥补在有人驾驶的水分子正式亮相之前,先出现有B2级大型飞翼体无人机飞过的激动场面!当然现场出现的6架大中型无人机,都是已经服役也可以立即实战的狠角色。最前面的2种,已经是第二次公开亮相。最前面的一种是三角飞翼造型,既可以侦察也可以战术轰炸;后面的第2种,则是常见大展弦比的,长航时大载弹量的查打一体螺旋桨动力的无人机。再往后的第3与第4种,则非常类似于美式高速靶机的中型无人僚机,都是高速造型,而且尾喷管都做了扁平化隐身。而最大的看点,其实是排在最后的第5与第6种全新的超级无人机。这两者最突出的相对亮点,就是都没有任何垂直尾翼,连倾斜小型垂尾都没有!

图片

按照没有任何垂直方向的气动操纵面,是6代有人机的最基本外观特征;那么这2个新机型,则可以算是全球最早的、已经可以实战化的第6代高性能忠诚僚机!这两种大型无人机的体量都很大,整体长宽起码对比10C有人战机一点都不落下风;内油肯定大于10C,应该有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是最低标准。而且极度隐身。所采用的发动机不是中推而明显是强力大推,也没有喷嘴扁平化,显然是追求全向矢量推力!而双座的重型5.5代机,就是指挥他们的绝对空战长机!内置弹舱有全球射程最远也最精准的对空对面导弹。3者搭配出击,这综合杀伤力度真的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