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9艘太空“航母”环绕,全球动态一览无余
2020-07-14 21:54:25






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在信息时代,各国之间的军事装备数量,军队总数,训练水平,基本都可以通过公开的途径收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当今真正最有价值的情报,其实是对手的军力部署实时位置和活动状态。说白了就是最新的全面的动态信息。超级大国的军力全球存在,全球调动。因此只监视一个地区甚至一片地区并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必须全球监控而且是实时的动态监控,才有重大的战略价值。这方面,传统的预警雷达,战略侦查机甚至是现有的对地光学监视卫星都不全面。必须用一套全新的、全球24不间断的新型太空监控体系。传统的对地光学侦查卫星一般飞行在极轨轨道而且高度不高,24小时可以把地球表面看一圈,但是大部分时间只能监控陆地,对重点目标的信息刷新速率是24小时一次。
如果同一轨道发射3颗卫星,则可以把信息刷新率提高的8小时一次。这种信息刷新速率,相对于锁眼系列战略侦查卫星早期几个月才往地面空投一次胶卷,侦查信息刷新速率已经提高了N倍。不过对现代战争仍然嫌慢。毕竟现代高强度战争,1到2个小时就可能决定成败。七八个小时以后才更新一次战场实况,而且基本以照片为主,显然是不符合信息化战争的最新要求。最好对战争是像看一场球赛一样的全程现场直播。而且最高指挥部和最高指挥部以下的各主要指挥节点,都可以全程分层实时干预指挥。求得对对手完全一边倒的信息化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以地球同步轨道侦查卫星为主,才能对地球表面大面积范围内的陆地和海洋上的战争全程实况监控。3颗卫星在赤道上空定点组网就可以监控全球除了两极高纬度范围除外70%以上的区域。



如果再加上几颗高抛轨道卫星对极地联网补盲,那么全球的实况动态将一览无余,而且可以对重点区域进行全程不间断的详细侦查。这种大面积的对地侦查也不仅仅是光学成像,还可以辅助以雷达对地成像。雷达成像可以不受白天黑夜,云层、雾霾光线变化的干扰。而且可以穿透到地表以下至少十几米,然后和光学成像信息进行对比。战区内对手的伪装工事也会被对地战略侦查雷达一眼看穿。不过现有的所有同步轨道和高抛轨道的侦查和监控卫星,最大的缺点就是轨道高度太高,视角虽然开阔,但是成像精度却大幅度下降。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有多重办法。第一是和低轨道成像卫星组网;第二是多部高轨道卫星组网,等于是提高了合成孔径。但最有效的办法其实是第三种;就是彻底放大这种高轨道侦查卫星的体量,从现在的最大5.5吨级,提高到10吨级;可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提高到20吨级。成为像小型高轨道空间站一样的巨型侦查卫星。这类巨型侦查卫星可以产生更大的发电量,携带的燃料也多。整星寿命更长。



如果普通的5.5吨级的侦查卫星可以运行10到15年,这种全新的巨型侦查卫星则可以运行30年之久。因为本身平台体量很大,可以携带大口径反射对地成像相机和天线展开宽达100米的对地扫描雷达。等于把一个战略预警雷达站直接搬到了太空中。目前碳化硅的全球最大反射镜片已经做到了4.2米,成像精度是哈勃望远镜的数百倍,在3.6万公里高度对地的局部成像精度仍然可以做到0.2米级别。这类超级卫星只需要8到9颗,就可以组成对全球任何地点不间断实时监控的星座系统。其意义绝不亚于北斗3的组网成功。当然,这种卫星的单颗价值就可能高达30亿甚至40亿美元,每颗都能看齐中型航母的造价。9颗组网运行,相当于9艘航母组成舰队,飞在天上时刻盯着全球。虽然造价高昂,但是战略意义同样重大。现在制造20吨级超级卫星的材料和技术都已经具备,就缺可以一次性运输20吨到同步轨道的大火箭。如果运输手段成熟,则可立即发射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