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轨道炮”既不需要火药,也不需炸药。与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相比,轨道炮具有以更低廉的代价击毁天空中更多敌方导弹的潜力。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27日发表题为《对美国超级炮的首次审视》的文章称,警报声响彻某绝密海军设施内的混凝土掩体。
那里,美国军方的工程师们准备验证一种几乎没有办法防御的武器。这是一种战场流星,其所拥有的威力有朝一日将改变军事战略,并使美国走在不断进步的俄罗斯和中国武器的前面。
作为一种未来武器,电磁轨道炮曾出现在一些西方大片中,其超强的威力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如今,这一幻想武器,即将成真,因为自诩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电磁武器的美国,正在紧锣密鼓对这种武器进行秘密实验。根据美国的试验数据,电磁轨道炮可以达到音速的7倍,可以装备在各种平台上代替原有的火炮打击目标,不但打击效果精准而且所需花费更低,可能仅为330美元,而电磁炮弹的价值大概为15000~25000美元,仅仅是一枚导弹价格的1/20~1/60。
但不仅是价格相对低廉,而且电磁炮还有很多优于常规炮弹的地方,比如当电磁炮的弹丸初速达到5千米/秒时,可以拦截速度在4马赫以下的空中目标,包括各种战机、侦察机、巡航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和无人机等,而普通弹丸要想拦截3~4马赫的导弹,射速就必须要超过10000发/分钟才能凑效;如果要对战略导弹进行中段和末段拦截,则电磁炮弹丸的初速就必须达到5000~7000米/秒,这样才能在发射高度与速度上有效摧毁来袭弹道导弹;而要用于攻击在轨运行的卫星,则电磁炮弹丸的初速就必须达到6000~10000米/秒,就能直接攻击高度在300~1000千米的低轨道卫星。目前美军进行试验显示,其已经做到了10000米/秒,这个速度用来进行弹道导弹中段和末段拦截以及攻击低轨道卫星已经够用,因此美军首先使用部署电磁炮也就顺理成章了。
除了上述属于航天航空方面应用之外,电磁轨道炮还可用于反舰、反装甲和对地攻击。比如用于反舰时,不但射程可数倍于舰载大口径火炮,美军现在试验就能超过200公里,这个数字和大部分反舰导弹差不多,而且冲击力还是火炮的5倍,很多舰艇根本经受不住其致命一击。在用于反装甲时,由于其初速高冲击力大,即使是一门小口径的电磁轨道炮,其穿甲威力也轻松超过如今俄罗斯制式的125毫米的坦克炮,瞬间就能让一辆疾驶的坦克被打个透心凉,任何装甲防护可能均无济于事。在用于对地攻击时,几乎可以不考虑提前量,随瞄随打,而巨大的冲击力可将目标打得四分五裂,周边一定范围内不会留下任何有生力量。
由上述事例可知,电磁轨道炮的威力巨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杀伤力量。可最关键的是,美军发展电磁轨道炮,主要是用来对中国和俄罗斯执行“第三次抵消战略”,也就是通过部署所需的电磁轨道炮,让中国和俄罗斯如今大量生产部署的对准美国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火车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全部作废,让两国投入数百上千亿巨资发展的核反击系统完全失效,从而让美国重新获得新的战略优势,并由此颠覆世界传统的核平衡。
这种欲置他人于不利而自己却能获得巨大好处的想法,实际上就是美国既有霸权思维的再现,更是其决心遏制中俄两国的一种冷战思维。所以,中俄两国也绝不会坐视美国一家独大,而且两国也有技术有能力有资金研发这种武器。据悉,在研发电磁轨道炮时,中国有两项技术功不可没,一是海军专家马伟明院士团队发明的“强迫储能装置”,二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发的“大面积双面高温超导薄膜”。前者为中国研发电磁轨道炮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证,可以使电磁轨道炮拥有所需的强大电容量,还能再45秒内再次蓄积第二次发射所需的电容量;后者就是电磁轨道炮上关键的加速装置中的核心器件。这两者的结合,促成了中国电磁轨道炮的诞生,也使其所使用的技术丝毫不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美国能做到的,中国的电磁轨道炮一样毫无问题!
由此来看,美国想凭借率先装备电磁轨道炮领先一步,占领新军事革命的制高点,废掉中俄两国的“武功”,看来是一厢情愿了。不过,从如今美国积极发展这项技术的动态来看,其用心是险恶的,虽然中国可能并不落后,但也要努力再上层楼,力争不晚于美国装备这种超现代武器,从而在愈来愈多的中美对峙中,不会因为美国的军事技术优势而被继续战略讹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