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发动机振奋消息来了!中国大爆发:由三代太行直跨五代峨眉
2017-06-07 14:56:25





航空发动机对于飞机的飞行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自主研发的歼20隐身战斗机采用什么样的发动机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央视在报道中国航发两位高级技术工人的事迹时,出现了这样一段话:“歼-20隐身战机发动机零部件的加工和最终装配,都是在中国航发黎明公司工装制造厂进行的……我国发动机已实现从国产第三代发动机‘太行’到国产第四代发动机‘峨嵋’的历史性跨越……”这段话迅速引发热议,很多军迷都由此推定歼20换装了“峨嵋”发动机。然而,这段话前后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所以由此推定歼20换发有些心急了。
从歼20试飞时期的照片来看,其采用的还是2台俄制AL-31F发动机,连国产“太行”发动机都没有采用。这说明在可靠性方面,AL-31F要好于“太行”。因为对于试飞的新型战斗机而言,发动机的可靠性远比推力指标重要。而在当时,“太行”发动机已经研制多年了。由此可见,与AL-31F性能相当的“太行”在研制和定型多年之后尚不能装在歼20上进行试飞,性能高出一代、研制时间更短的“峨嵋”现在要装在歼20上的可能性就更小。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难度非常大,否则全球能研制航发的国家也不会只有寥寥几个了。中国现在能跻身于独立研制高性能航发国家的行列,这是很值得自豪的事。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与美、英、俄等航发强国的差距,只有正视这种差距,我们才能取得更大进步。即便是航发实力最强的美国,其研制第四代发动机也要15年时间。例如F-22A采用的F119-PW-100发动机从1982年提出研制到1997年装机首飞用了15年时间;而F-35A采用的F135发动机是基于F119发动机的核心机和主要结构,并且还采用了部分苏联时期的R79发动机的技术。即便这样,F135从上世纪90年代初研制到2006年首次装机试飞,也用了15年时间。而且之后F135还暴露出很多技术问题,直到近两年才真正趋于成熟。
中国在高性能航发方面的实力和底蕴与美国差距甚大,第三代“太行”发动机能在10多年的时间里从研制到走向成熟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而第四代“峨嵋”发动机在技术难度上要比“太行”大得多,启动研制的时间却比“太行”短得多。按照国际上普遍的发动机研制速度,“峨嵋”还需要数年才能成熟起来。我们要清楚,航发的研制有其自身规律,不能一味求快,否则拿到手的可能就是可靠性不足的产品。


我们都期盼歼20能够采用性能更好的发动机,使飞行性能上一个新台阶,例如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但老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东西不怕晚一点。只要我们继续扎实地在航发领域进行努力,按照科学规律办事,那么歼20未来必然会换上理想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