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美联储今年第二次加息:中国无需忌惮 人民币或更强势
2017-06-15 12:37:56



英媒称,美联储(Fed)不顾一连串疲软的通胀数据,将短期利率再次上调25个基点,并阐明了今年晚些时候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详细计划。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15日报道称,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及其他官员当地时间6月14日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到1%至1.25%,重申他们预计通胀将回到目标水平,但强调称,在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数据后他们正在“密切”关注偏低的通胀数据。
报道称,美联储政策制定者维持了指向未来几年进一步加息的预测,包括在2017年底前再次加息25个基点。
耶伦表示,此次加息反映了“经济已经取得的进展,以及朝着最大就业和法律规定的价格稳定目标预计将会取得的进展。”她补充称,今年早些时候经济增长似乎已经反弹。“我们继续认为未来几年经济将以温和速度扩张”。
耶伦也承认近来出现了较为疲弱的通胀数据,但她坚称,这些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受手机服务和处方药等价格类别一次性下调所推动。“委员会仍然预期未来两年通胀将会上扬,并在2%左右企稳”。
报道称,美联储会后声明首次证实,政策制定者预计将启动“正常化”计划——缩减在危机时代实施干预期间不断扩大的资产负债表。在另一份文件中,美联储首次给出了详细数据,说明其计划如何分阶段停止对其4.5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上到期证券的所得进行再投资。
英国《金融时报》以《中国为什么不再忌惮美联储?》为题报道称,美国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上调基准利率——这将是自今年3月以来第二次、自去年12月以来第三次加息——从而进一步收窄世界两大经济体的利差和债券收益率之差。
多数分析师预计,中国央行将按兵不动。“眼下中国需要保持利率稳定,”中国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央行前顾问余永定表示,“没有必要跟随美联储。”
余永定称,美联储加息早已透露给市场。“此举不会有太大的市场影响”。
报道称,中国资本管制(收紧对公司和个人购汇或海外汇款的审核)的有效性,使中国央行多了一个不那么担心美国加息的理由。今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6.9元人民币左右,但自上月末以来人民币汇率走高1.4%,这对人民币而言是不寻常的飙升。
北京咨询公司三艺(Trivium)的安德鲁·波尔克表示,其结果是,“中国央行引导外界对人民币预期走高”。
报道称,人民币强势还带来降低中美贸易摩擦的额外好处。本来如果人民币走弱的话,必然会加剧双边贸易紧张。特朗普上任几个月以来的动荡,也支撑了人民币强势。对于特朗普政府兑现税收改革和基础设施刺激措施的能力,各方已降低预期,这使美元走弱。

美联储今年内第二次加息。6月14日,在美国华盛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耶伦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