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管的地盘就有多大。不过对于心比天高的国家而言,总是会因为实力的掣肘而令雄心壮志受到羁绊。“海外探客”发现,作为英联邦中GDP最高的成员,印度似乎染上了英国的臭毛病,在发脾气的时候从来不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还沉醉在想打谁就打谁的“帝国梦”里。
对于印度军队而言,在西方、北方乃至南边的印度洋都面临强劲的对手。不过本着“捏软柿子原则”,印度方面从来都是把巴基斯坦当成一个“突破口”。就在最近,印度新上任的陆军参谋长拉瓦特承认存在针对打击巴方的“冷启动”计划,而巴基斯坦则毫不示弱,宣布一旦遭受入侵,将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手段实施自卫。
西方媒体一直将“印巴危机”列入“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的策源地,如今硝烟味越来越浓。不过事情没完,就在1月18日,印度外交国务秘书竟然妄称“中巴经济走廊”途径所谓的“印度领土”,并向最大邻国喊话,要求其尊重印度的“领土主权”。探客认为,这句话似乎是说反了,因为肆意扩张势力范围的正是印度。
任何外交声音与外交活动都不是孤立的,浮在水面上的冰块,下面隐藏的是巨大的冰山。印度将“中巴经济走廊”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铲除而后快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由于领土争议的存在,印方虽然一直声称要重视战略利益,希望两个亚洲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相互扶持与互惠互利,但内心深处却抱有不是你胜就是我败的零和思维,认为自己非法占有的土地就不能再吐出来,这才是印方一直风声鹤唳的根本原因,几乎对所有正常的经济行为都抱有戒心,就像一个逃犯听到警笛声就惊慌失措。
就在2016年11月,从中国西部出发的贸易车队顺利抵达瓜达尔港,让“中巴经济走廊”成为经济动脉,其意义不亚于张骞凿空西域。满载货物的贸易车队第一次自北向南成功穿越巴基斯坦西部,让瓜达尔港第一次大规模出口集装箱,成为联通印度洋的窗口。探客认为,这条走廊就是巴基斯坦的“生命线”和“聚宝盆”。因为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巴基斯坦将因为这条财富之路而新增232万个就业机会,大大优化能源结构,在2018年即可盈余。为了保护这条发财路,
巴基斯坦特意组建了一支20000人的“特别安全部队”,装备有军舰、攻击快艇、飞机和无人机等先进武器。不仅如此,2016年底,俄罗斯的态度也发生180度的大转弯,热情“拥抱”中巴经济走廊,并准备与“欧亚经济联盟”联结。一个连结东亚、俄罗斯、中东和东非的大型经济带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事实上,无论从地理位置、地缘政治还是经济发展需求上来看,印度似乎应该成为牵头的国家,但对邻国的疑虑重重以及战略短视让印度边缘化。印方不仅不反省自身的失误,还怨天尤人地理解为“俄罗斯似乎不把印度当成可信赖的朋友”,认为俄罗斯等国明显偏袒巴基斯坦。
印度的不爽与愤怒,体现在行动上。根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就在2016年11月,一艘印度潜艇潜入巴方领海,意图靠近瓜达尔港从事间谍活动,遭到巴方的驱逐。也许是为了挽回面子,印度在2016年12月26日试射“烈火-5”型弹道导弹。而巴方也不示弱,2017年1月10日,巴基斯坦宣布在1月9日成功试射一枚能够携带核弹头的潜射导弹,射程约为450公里,主要是为了贯彻“可靠的最低限度核威慑”政策,维持区域平衡。对于巴方而言,主要且唯一的敌人就是印度,考虑到巴方的经济条件,威慑性武器基本都是为印度量身打造,体现“够用就行”的思路。
不仅如此,巴方还朝亚洲最大国家进口了4架ZDK-03预警机,提升了巴基斯坦空军对敏感地区的探测能力,扩展防空体系的纵深,增加了预警时间,对印度的A-50预警机也形成反制。就在1月14日,巴方接受了两艘巡逻舰,进一步提升保卫“中巴经济走廊”海上航线安全的能力。
面对巴方不断提升战力与防守力,印度方面却频频“掉链子”。就在1月初,一名驻扎在印控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交界的印度边境士兵曝光三段视频,主要就是展示“难以下咽”的三餐。印度军队后勤保障之糟糕,已经令士兵忍无可忍。画面中的印度军人驻扎在白雪覆盖的荒原上,每天都面临生命危险,却只能吃到这样的东西,士气之低落可想而知。
后勤跟不上或许还能就地取材,而根据媒体报道,一向“不差钱”的印度军队竟然出现武器库存告急的囧事,部分弹药的储备甚至撑不到10天,不得不花10多亿美元向俄罗斯和以色列紧急采购。探客发现,其中就包括苏-30战机的30毫米口径机炮和米-35武装直升机的专用子弹。之前盛传“印度10多年都不能生产出满足陆军最基本要求的突击步枪。”、“驻守高寒地区的军队缺乏皮靴”……看来是有部分事实依据。印度军队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但是不能成为轻视印军的理由。谁也不能保证没有曝光的一方会存在什么问题。
虽然连子弹的产能都不足,但印度在2016年却向越南提供5亿美元信用额度,向越南提供“阿卡什”地对空导弹系统。探客觉得,如果把这些钱用在改善士兵伙食上面岂不是更好?赌气与抱怨,并非一个大国的正常举动。印方人士在发表强硬言论之前,的确应该看看武器装备的实际状况。由于种种原因困窘到这个地步,还叫嚣打什么仗?好好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合作发展经济才是正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