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国外产业的投资、部署,为焕发沿线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广受国际友人的好评和欢迎。但是也不乏一些异样的声音夹杂其间,如“中国正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地缘政治影响力”。
日前,一则关于中国投资者欲拿出2亿欧元投资德国拉尔机场一事引发了当地人民的热议的新闻,再度将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是否受国际社会认可的议题引爆。
据悉,这次中国投资者想要投资的是德国黑森林地区西南部小城拉尔当地的一个机场,他们拟针对机场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投资导航系统、建立航站楼和酒店等设施,重塑拉尔机场的地位,将其建设为新的货运交通枢纽。
可以预见,接受中国这笔2亿欧元的巨额投资,不仅会为拉尔机场注入新活力,还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难怪,拉尔市长穆勒将这笔投资称为“一个礼物”,并表示非常欢迎中国的投资者入驻。
但是,不同于市长的热切期盼,当地一些反对派议员对这笔投资充满了质疑,他们认为中国的投资者是想买下机场,扩大中国在德国的影响力。
事实真相却并非如此,市长穆勒亲自出来辟谣称,中国投资者出资2亿欧元,只是获得了机场的经营权,并非所有权。但是,反对的声音并没有就此停止。
显然,这些反对派并不是真的关心中国买走机场与否,而是企图借助德国民众近年来对中国企业在德收购狂潮的恐惧,大做文章,争取民意而已,毕竟拉尔9月底将举行市长选举,而这些反对派正是参选人员之一。目前,投资拉尔机场成功与否还需由拉尔新政府做最终决定。
但是为了谋求自己的政治利益,而牺牲民众的经济利益,这样真的可取吗?要知道4.3万人口的小城拉尔当地一年的预算才1.6亿欧元,中国投资的2亿欧元绝对是这个小城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笔金额投资之一,对振兴当地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海外投资成功先例已数不胜数,自2008年后陆续获中国投资至今,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全球吞吐量排名跃升57位,2017年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获中国投资后迈入世界铜矿生产十强之列……
大量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对外投资是成功的,而且此前中国已经收购了德国帕希姆机场、吕贝克机场和哈恩机场三家类似拉尔这样的机场,可以说是对改造工程相当有经验了。
近些年来,欧美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频频释放出中国投资扩大地缘政治的威胁论信号,这是有悖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而且中国的投资并不是单边受益,而是互利共赢,一味以阴谋论的态度指责中国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