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近日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对区域安全与稳定产生了一定影响。日前,新华社、央视、央广网等媒体集中报道我国导弹和反导试验专家、西北某基地研究院陈德明的事迹,央视今天7月24日还在新闻联播中罕见公布了2010年和2013年中国两次中段反导试验的画面,这也是官方首次公布我国前两次反导试验的画面。
【鹰眼】在7月24日公布的视频图像中,我们首次见到了中国的红旗-19中段反导拦截弹,同时,在视频中,还可以看到红旗-19导弹的KKV动能杀伤拦截器,非常精准地将靶弹撞毁,这再一次证明,中国的中段反导技术远在美国的爱国者PAC-3系统以及俄罗斯的S-400导弹系统之上,动能杀伤拦截器是用自己所携带的动能,采取直接撞击的方式拦截对方导弹的,其难度就如同子弹打子弹,与普通的导弹装药爆炸杀伤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技术。
因为中段导弹拦截首先需要克服大气层外恶劣的工况条件,必须具备动能拦截器(KKV)、精确探测跟踪与末制导技术、空间作战平台总体技术与平台战时测控技术等等一系列当今导弹和空间作战武器的前沿科技。而目前能够具备如此强大技术能力的国家仅有美、中两家。目前,与中国中段反导试验处在同一技术水平线上的相应陆基系统仅有美国的GMD系统。
从曝光的画面看,我国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弹采用的不是陆基发射井发射方式,而是以重型特种越野车为载具,具有很强的机动性,这与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所用的拦截弹有很大不同。机动发射的好处是灵活性高、生存能力强、能够以较少的数量获得更大的防御范围。而从尺寸和重量上看,我国的陆基拦截弹至少不小于东风15弹道导弹,反映出其射程和射高都非常大,这也是中段反导所必须的。在人们最关注的拦截能力方面,虽然播放的画面是模拟动画,并非实际的拦截画面,但可以看出我国的陆基拦截弹采用的是与美国中段反导拦截弹相同的直接碰撞杀伤方式,这说明其精度非常之高。
因为直接碰撞杀伤是依靠战斗部的动能来摧毁目标,如果没有极高的精度,拦截弹就可能与来袭导弹擦肩而过,导致拦截失败。需要强调的是,通过这次曝光的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画面,还可以分析出我国攻克了导弹预警、数据传输、信息处理、指挥控制、反应速度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整个中段反导系统已经可以进入实用化。
中国发展中段反导技术将提高自身实施地缘政治策略的灵活性,有效压缩对手的政治回旋空间,因为反导技术也是反卫星技术,这样的能力自然让日本如坐针毡,更加重要的是日本没有反卫星作战能力,更让日本如芒在背。此外,这个时间点正值韩国同意在其境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因此外界认为中国突然曝光自己的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情况是对韩国同意部署萨德系统的强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