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4到6吨推力的教练机发动机也必须自产吗?
2021-01-18 23:09:45






虽然同样为喷气发动机,但是不同的飞机采用的发动机的推力值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巡航导弹的涡轮机也算上,那么各种涡轮机的推力从几百公斤到50多吨的推力都有,可以说跨度有2个数量级之大。而对军用飞行器来说,巡航导弹的涡轮机推力一般在2吨以下已经足够,因为大部分巡航导弹的自重都在3吨以下,只需要30%左右的推重比的涡轮发动机已经可用。推力更大一些的涡扇或者涡喷的推力在4到6吨的级别。多用于教练机和早期的一二代喷气战机。再大一个级别的,带加力燃烧室,一般在7吨以上到11吨以下。多用于装备轻型战机。比如枭龙和鹰狮等就是采用单台中推,而F18和米格29等则采用同级别的2台增推型。推力再大一个级别,则是单台加力推力在12吨以上的军用大推。多用于典型的3代和以上级别战斗机。



由此可见,如果不算大涵道比的涡扇大发动机,那么总直径在1.2米以下的涡扇(也可以算上涡喷),基本可以根据推力分为4个级别。也就12吨以上是大推;8吨以上算中推;4到6吨的级别算小推;而2吨级以下的算微推。微推大多只用在飞航式导弹,而非载人的飞机上。当然如果再算上12吨以上推力的大涡扇,可以再增加几个级别。如果在全球范围内问,谁家的涡轮机在从几百公斤推力到50多吨推力一个不落的都有成熟型号?那么算起来到目前恐怕只有超级大国一家可以达标。这也是超级大国航空底蕴丰厚的直接体现。这种完备的体系,基本在1980年代就已经具备。除此之外,全球没有第二家可以立即拿出这么完整的产品线。就是当年的苏联也拿不出来,因为苏联时代从来没有突破23吨推力以上的大涡扇。



而对新兴大国来说,目前才刚刚开始完善产品供应线。从2吨以下用在导弹的上的涡轮机开始,到11吨以下中推、12吨以上的大推都已经有成熟的产品。20吨级以下的大涵道涡扇也已经突破、35吨级的大涡扇正在即将突破的门槛上。因此乍看除了50吨级的超级涡扇,整个产品线似乎已经即将成型。不过眼尖的很快就发现:4到6吨级的小推似乎也还没有啊?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个观察还是蛮仔细的。因为4到6吨级的专门用于高级教练机上的小推,确实还在持续进口,而且据说进口数量还不少,动辄一次性就外购四五百台。那么就有人问了:为何35吨级的大涡扇都快突破了。反倒还单独留下一个4到6吨级的小推还需要纯粹进口呢?其实这个级别的发动机基本都安装在教练机上,既有自用型也有出口型。因为同步自用和批量出口,因此这个级别的发动机,使用总量还不少。



4到6吨级涡扇的自研目前还不是特别着急,与战斗力形成的关系不像其他型号一样直接有关。比如2吨以下微推,需要大量装备在飞航式导弹上;8到15吨的中推、大推直接用到战斗机上。35吨级以下的大涡扇直接用到大运和加油机上,都催得很急。而教练机的甚至都不被统计在各大国战机的总数之内;因此可以暂时通过外购解决。以超级大国的产品线之丰富,也是至今还在用T45这种老式教练机。不过考虑到未来的自用和出口完全不受干扰,在其他急用型号都充分突破之后,再回头来研发一种完善的4到6吨级小推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