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曾经说过,一旦英国脱欧成功,欧洲,就会变成一个大卖场。所谓卖场,绝不是冷艳高贵的专门店。专卖店一般情况下,都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你要是看上了我的东西,对不起,别还价。就是不还价,我还不一定稀罕卖给你。这就是之前的欧洲。虽然他们有时候也会偷偷摸摸的打个折,搞个活动啥的,但总是脱不了冷艳高贵的面具。所以,我没说,要竞争,不要垄断。一直以来,我们在应付欧洲这个问题上,都是小心翼翼的,有钱却不能做大爷,这就是中国之前在欧洲的尴尬境遇。
好了,现在英国脱欧了,冷艳高贵的专卖店变成喧嚣热闹的大卖场了。大卖场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就是一个诺大的空间里,摆满了柜台,你家卖华为,我家卖中兴,旁边一家甚至还在卖山寨的华为和中兴。这就是卖场的本质。所以,面对来场的顾客,谁能把东西卖出去,谁就有本事。卖方市场一转身就成了买方市场。顾客在卖方的竞争中,尝到了上帝的滋味。
英国脱欧刚一开始,就宣布东突为恐怖组织。这种消息其实不亚于去年英国悍然宣布自己加入亚投行。如此明显的政策变化,你要说这个还不算英国的转向,那我也就无话可说了。看来英国早就做好了把欧洲变成大卖场的准备。他自己首先对顾客释放出善意,搞起了优惠活动。于是,作为还在守着专卖店不肯转型的欧洲大陆,就有点着急了。
前不久还在嚷嚷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欧盟开始觉得自己的专卖店受到了威胁。于是开始尝试修改自己的买卖规则,估计他们想起了一句话“既然你不能改变顾客,何不尝试改变自己呢?”哈哈哈哈。。。。。。这句话好像不是马云说的哈。一般情况下,有钱人说话比较霸道,而马总绝对算得上有钱人。至于现在捉襟见肘的欧盟,只能按照我说的话去办。那就是改变自己的反倾销计算方法,以达到中国产品没有倾销这一要求。唉。。。。这个世界啊。。。。。人一旦陷于求生状态,还有什么不能妥协的呢?
既然是大卖场,那么在大卖场中的卖家就要互相商议着做事,有竞争,更要有规则。可是规则是强者的游戏,弱家是没有资格谈规则的,他们只能遵守规则。就像一个大卖场中,华为只会找小米去谈规则,绝不会跟那个展台华丽却寥无顾客的锤子去谈。英国既然脱欧成功,把欧洲变成大卖场,那么他一定要去找这个卖场中的强者去谈。放眼欧洲大陆,谁是强者呢?当然非德法莫属。于是英国新任首相特蕾莎·梅,上任初始,第一次对外访问就选择了德法,就是德法之间,谁先谁后,也是有讲究的。虽然英德法号称欧洲的三驾马车。但因为法国这些年一个劲的作,作的自己都快奄奄一息了,所以,英国虽然表面喊一声兄弟,骨子里是看不起的。那么德国也就成了特蕾莎的出访首站。不过既然是兄弟,就得给面子,所以,访问完德国,顺道再走一次法国。不知道特蕾莎会不会学我们的公知,给法国人民送上一支蜡烛。顺便安慰一句“兄弟,学我吧,装逼装到了自残的份上,那是在作死啊。你看我,绝不装逼,该放手时就放手,风风火火闯亚洲。”
特蕾莎首次访问没有去美国,而是首先安抚欧洲大陆的两位兄弟。从中可以看出,英国人是真的准备好好经营自己的专柜了。不管怎么说,能活下去才是王道。不发工资还要自掏腰包这种事情,也就是我们这些自干五才能干的事情,至于那些有钱的时候是绅士,没钱的时候变强盗的欧洲人,还是省省吧。
眼下,欧洲还没有沦落到靠抢东西才能过日子的时候,毕竟自家的库房里还有着别人想要的商品,如何把这些东西卖出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欧洲放下了专卖店的架子,英国更是直接打折搞优惠。大卖场的锣声已经敲响。我希望逛店选商品的中国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还是擦亮眼睛,好好选择。适合我们的才是对的。拿着这家的样品去还另一家的价格是我们某些买家的拿手好戏。希望以后我们可以经常玩这种游戏。绝不能被热闹的大卖场冲昏了头脑,买错了东西,选错了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