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20隐身技术真是够强大?俄罗斯眼红干着急研制不出
2017-06-05 12:53:20





歼-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5代战斗机,采用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机身设计先进有良好的隐身外形,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外侧,同时配备中国国内最先进的新型空对空导弹。最主要的是,歼-20采用多项隐身技术,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同样在研发第5代战斗机T-50的俄罗斯,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有研制出来。

第一,歼-20外形的隐身设计与F-22一样,属于是“全隐身外形”。 前向RCS与F-22战斗机相似,都是0.1平方米左右,腹鳍、垂直尾翼、鸭翼的面积设计也都非常合理。另外,歼-20的鸭翼相对主翼的位置比歼-10进一步靠前,增大了力臂,增强了效用,所以较小的鸭翼就可以达到很大的作用。


第二,歼-20采用雷达隐身吸波材料,可以有效突防各种现代军用雷达的侦察。美国F-117以及F-22都采用了吸波材料,这种材料很娇贵,在战前要再次涂层以防部落脱落影响隐身效果,造成隐形战机的保养工作是相当复杂的。但是,由于这种先进材料对于隐身效果作用重大,歼-20也采用了类似的吸波材料。据悉,目前世界最新型的隐身材料是将吸波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相结合,采用纳米技术,将特殊结构高分子材料结合在一起,就目前技术条件下,其隐身效率是最好的,我们的歼-20可能用的就是它。




第三,歼-20还有更令人叫绝的红外隐身技术,比如大幅削减尾喷管3~5微米中波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使红外辐射波瓣的宽度变窄,就能够减小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可攻击区。中国目前的航空电子学领域除了对雷达技术非常重视之外,也相当重视红外和可见光侦测技术,中国战斗机在机头前方的红外光跟踪装备就是这种技术的体现。歼-20在机头下方也有一个红外光学跟踪装置,可以在不开雷达的前提下发现百公里内的敌方战机,从而有效规避和发射导弹锁定根据公开报道,歼-20应用了防红外隐身材料之后,可以在红外侦察设备前一片空白,实现所谓的“全隐形”。


而且,中国军工企业目前还研发有其他先进的复合材料,比如超材料隐身格栅、吸波平板、吸波蜂窝、超材料隐身卫星通讯天线、超材料隐身进气结构、超材料隐身机翼结构等超材料产品,纳米技术的研发应用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有观点认为,俄罗斯出售的苏-35,机身的打磨工艺粗糙、材料技术落后,看不到什么最新的复合材料、陶瓷技术的运用,而苏-35又是俄罗斯最先进的4代++战斗机,都没有能够进行隐身性能改装,是干着急的一种状态。对比之下,中国的歼-10C等后续型号,已经开始进行类似升级,可见歼-20积累的隐身技术,不仅能够自身应用,对于4代机之前的遗产机队改装,甚至对于未来6代机的研发,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