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F22A内部有2吨液氦?有人表示质疑,因为这个事情大部分人是第一次听说。按照常理认为飞机内部不可能会有液氦。其实要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来说,用“常理”来推论航空高科技存在不存在,这本身就是很无厘头的事情。而在事实上,液氦是未来高空高速飞行的核心关键,比如上个世纪英国提出的云霄塔空天飞机的佩刀发动机,其最关键的系统,就是在内部设计采用一个毛细管道降温系统,内装液氦,用于去除在管道中穿过的空气的热量。也就是是在百分之一秒内就把气流极快的降温,这是让空天飞机飞到5马赫以上,上百公里高的关键。到了这个高度以后的飞行,则直接用成熟的火箭发动机。云霄塔项目最终无疾而终,或者说并入了美国的空天飞机项目,但是实际上最近30年来,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但是这个思路却非常的宝贵。
第二,显然其他大国也在这方面一直进行深入的研发。一旦公开重大的成就必然让全球吃惊的。而这里面的核心部件就是液氦高速冷却系统。当然F22A的液氦降温和云霄塔还是区别很大。而目前液氦的百分之八九十的出口是掌握在超级大国手里,这本身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长期问题。因此液氦是绝对的、未来大气层内高速飞行的关键物质,而不是从一般人的认知觉得和现代航空没有任何关系。各国的航空大师都站在全球飞行技术发展的前沿,其认知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较的。对新兴大国来说,提到“航空大师”4个字,那么所指基本是明确的。最早通过推理认识到F22A超重2吨多的人,就是航空大师自己。当然这种事情能理解的也是少数。因此了解F22A内部有2吨液氦的人一直不多。航空大师之所以一猜既中,是因为自家的重型隐身战机在研发的时候,
也面临如何高效降温的技术难关。是不是也要和F22A一样采用液氦降温?就是必须做出决断的大问题。狼山已经讲了,全部用液氦必然和F22A一样全面超重。而且液氦本身就是来源保证并不顺畅的稀有物质;而事实证明部署更晚的F35基本放弃了内部也采用液氦系统降温的方式,但是燃油循环降温的措施并不理想。在最终做出选择之后,采用了极为巧妙的办法,最终解决了问题,既没有像F22A背着一个大制冷包。也没有F35的降温效果不好的麻烦,因此这是一个绝对的独创专利,具体如何实现的当然是超级秘密了。第三,F22A内部有2吨液氦,到底是液氦系统内的纯液体就有2吨;还是整个液氦降温系统的总重是2吨?这个航空大师并没有明确的说。在这里只能猜测是全系统2吨的概率更高一些,毕竟纯粹2吨液氦的体积就是十几个立方米,有点过于庞大。
如果全系统2吨,其体积其实也小不了。不过谁也不能现在就去买一架F22A拆开来证实一下,因此只能等以后的新说法出现。第四,虽然超级大国首次在隐身机上大量使用液氦不算成功,但是这个思路本身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如果想在7代机阶段实现近轨道飞行,那么肯定离不开类似液氦为主的瞬间降温系统。对新兴大国来说,必须提前研发液氦的替代品。才能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