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远火营首次完成海上运动目标精确打击,中国陆军也能打航母了?
2020-12-21 13:13:21



圆满完成首次海上运动目标精确打击任务,中国陆军也能打航母了?
远火打击陆上点目标已经很牛了吧,下面这个事儿更厉害,直接摧毁海上移动的靶船。(视频中一枚远火正中靶船前半段,本文展示是截图)
据解放军某战区公开发布的消息称:第7X集团军某旅远火营营长李文涛是战士们眼中的铁血教头。作为一名基层主官,他始终践行精严细训的带兵理念,前不久,这个营的官兵在他的带领下圆满完成首次海上运动目标精确打击任务
下图,央视报道的视频截图,不由得你不信




看完这个视频,海军岸导旅发来抗议信:不许抢我的活儿啊(笑)。

这么大的杀伤力,价格感人,性价比很高啊,如果航母离得近这远火岂不是也能打航母了?即便打不沉也能将航母打残了,别忘了这是远火一个营,一次齐射有上百枚火箭弹。
早就知道中国陆军的远火有制导。据说是打窗户就不打门。远火的弹都带卫星制导,非常准,300公里外首发直接命中旗杆,第二大命中首发的弹坑。




现代技术,射程一直都不是问题,制约射程的是精度问题,精度不够,射程越远偏差越大,直到有了北斗。军事报道里有采访新列装的远火旅,说是射程有原来的7倍。最老的03射程是70km,这7倍你算算,七七四十九等于490公里。
即便是360公里也能覆盖台湾海峡,美国航母要是进来,弹道导弹可以歇会儿,陆军老大哥就把活儿干了。



央视有张召忠局座的一期节目,有位嘉宾(也是退休的军事专家)说火箭炮打三百多公里,局座嘲笑道:“你那是老皇历了!现在四百多喽!”有消息说是为370远火开发了二级火箭弹,一级发动机燃烧完之后分离脱落,二级火箭点火继续给弹头加速,在弹体总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射程,估计局座说的可能是这个。

另外,17年央视新闻联播报道,AR3 射程270KM,精度10米:220口径的射程70KM,精度3米。当时都是按出口型来报道的。
制导火箭弹性价比高
有人说,一枚远火就是一辆宝马,这肯定说的不对。
一汽-大众奥迪都发布了中国市场2019年的销量成绩。宝马集团排行第一,宝马及MINI品牌车型全年共销售723680辆。如果真就是一辆宝马的价格哪还真是便宜的呢,想想看10000枚也不过才40多个亿,还不如一个住宅小区值钱。打仗哪有不烧钱的?美国打阿富汗、伊拉克花了一万多亿美元。火箭弹10万美元一发,10万发不过才100亿美元。
另外有人还把远火的弹分为打运动目标和打固定目标的,认为打移动目标的制导贵,打静态目标,其实用北斗就够了,可以很便宜,这个理解有错误,其实是一样的价格。
战略导弹贵,是为了防止导航系统失效,自己内部带了最贵的惯性导航设备,还有星光制导。但是中国军工专门为火箭弹研制的制导系统,比导弹有复杂姿态稳定装置的制导弹头便宜多了。现在中国的远程火箭弹都是有相对简易制导的,INS加GPS,学名叫捷联惯导,属于可靠但是相对价格合理的装备。


有人说一枚远火是一辆一台5系的宝马,其实就是一台BYD的钱。这个可以算一算,一台车可比火箭弹复杂多了,火箭有啥?就是一筒子推进剂,战斗部就是高爆炸药,加上制导系统。就算制导系统贵,能有车机显示系统贵?现在的火箭炮弹都是光纤陀螺制导,巴掌大小,可以承受瞬间几百个G的过载,比起飞机上的激光陀螺算最便宜的。再有,弹头里的几个芯片还不如车机用的多。制导的伺服机构就是电池带个小电机驱动弹头小翼,再加上GPS无线电接收机构。再没了,还有啥?没了。大钱都是天基系统花的钱,还有就是侦察、校正无人机机花的钱,弹真没多少钱。







以前中国陆军搞过一段时间东风15,后来发现这个东西比较麻烦,又给二炮(火箭军)了,中国陆军认为,现在的远程火箭炮打的远打得准,更符合陆军的要求,二炮的东西都过于高大上,陆军老大哥说到底还是钢铁洪流。
中国陆军目前参加的各种演习都是在为突然性大规模作战做准备,经常见到的千里远距离整建制快速机动一次几个旅。这个兵力加上驻扎在海峡旁边的部队绝对能形成压倒性兵力优势,特别是中国陆军的远火,不管到了哪里,上来就是这一波制导火箭弹大杀器的杀威棍,一般敌人扛不住。


只是这次不一样,打军舰打海上移动目标有点出乎意料。
前面说了,有天基系统和侦察、校正无人机提供现场制导,打海上移动目标不是事儿,不是有视频实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