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追就来不及了!中国高超声速武器发展太快,美军终于坐不住了!
2019-06-20 07:24:12



在中俄相继推出自家能够实战的高超音速武器后,美国终于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也开始着急起来!

不得不说,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技术积累是非常深厚的,为了能在这个领域抢占制高点,美国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导弹就有三种之多。

而近日测试的AGM-183A型导弹,便是其中之一。



6月12日,美国空军宣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的AGM-183A型(空投快速反应武器,ARRW)空射弹道导弹的空气动力学验证模型,被安装在一架B-52H轰炸机机翼根挂架上进行了挂飞测试;

不过这一次和往常美军测试武器时的高调态度不同,反而异常的低调。

在宣布测试之后,美军连一张照片都没有公布出来,最后还是憋不住的美国网友公布了一组B-52H挂飞ARRW的最新照片。



至于为何此次美国如此的低调,虎哥目前不得而知,不过AGM-183A导弹是美国最新研制的高超音速武器,该导弹速度极快,据说能够达到20马赫(存疑),敌方防御系统极难拦截。

对于各种战略目标来说,完全可以做到“短距即时打击”和“无预警打击”。

从发射方式上来看,美国的这款AGM-183A导弹确实比较像俄罗斯的匕首导弹,都是采用的空射模式,并且都采用的火箭助推;

不过不同的是,俄罗斯的匕首导弹实际上就是将地对地弹道导弹截短了一截,采用空射的发射方式,其弹头实际上和之前的弹道导弹没有什么区别,严格讲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超音速武器。



所以匕首导弹又被我国军迷亲切的称之为“空射版伊斯坎德尔”。

而美国此次测试的AGM-183A导弹却不同,它采用的是高超音速滑翔弹头,意味着它具备更好的横向机动和末机动能力。

不过因为此次测试并没有导弹整流罩内部弹头的图片,所以具体其滑翔弹头什么样,我们还不得而知。

其次和俄罗斯匕首不同的是,美国这款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射平台要大得多,是B-52h型战略轰炸机。

B-52是亚音速战略轰炸机,因此其射程增益可能没有携带“匕首”导弹的米格-31截击机大。



但是,基于B-52战略轰炸机这种超大型的平台,AGM-138A可以获得非常值得关注的优势,那就是挂载数量。

美国空军发布的信息显示,科研机构正在为AGM-138A导弹研制一种挂载承受能力达两万磅的挂架。

这意味着,该型挂架最多可以携带9吨重的弹药,而B-52战略轰炸机可以配4个这样的挂架。相比之下,米格-31截击机只能在机腹携带一枚。

基于平台的优势,B-52战略轰炸机一次性可以携带4枚AGM-183A型导弹,火力相当于米格-31截击机的足足4倍。



因为美国仍然拥有大量的B-52战略轰炸机,所以AGM-138A导弹一旦成军,那么将形成令人望而生畏的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尤其是针对我国而言。


不过,从目前透露的测试过程来看,这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应该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因为此次测试仅仅只是试验了挂载飞行,并没有进行真正的试射,离实战部署更是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不过考虑到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深厚积累,只要钱到位,这种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式导弹对美国来说研制的速度可能会非常快。



实际上,美军自己的计划就是预计2022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时间上,应该是美国三军各种高超音速武器中较早投入使用的。


截止到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和美国都各自发展出了自家的高超音速版空射弹道导弹,相信有很多小伙伴都非常好奇,我们自家有没有研发类似的高超音速武器呢?

在这里虎哥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当然有!



实际上,我国早就开始研制空射弹道导弹,立项时间要比美国早得多,而且这是实打实的高超音速武器,采用助推滑翔弹头,而不是俄罗斯匕首那样直接把路基弹道导弹截短了事。

而发射平台,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轰-6系列,不过是最新的改进版,轰-6N(N应该是nuclear的缩写)。



▲轰-6N相对于轰-6K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受油管以及导弹挂架上

从目前来看,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我国可以说是真正的走在了前面,目前已经服役的就有东风-17,东风-26;

未来即将服役的还会有海军版的鹰击-XX高超声速导弹以及上面所说的空射高超声速武器。并且在民间,我国也同时开展了多个高超声速飞行器项目。

当然了,相对于美国来说,我国主要是在实用化上有一定的时间优势,虎哥一直也在强调美国深厚的技术积累,从此次美国的高超声速武器试验来看,其追赶的速度不会慢到哪去。

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来,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我国一刻都不能放松警惕,需要继续并且持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才能在该领域保持我方的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