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创造性毁灭:关闭钢厂,开创业咖啡馆 在北京西边的石景山,几个老人慢慢从烟囱下走过,而这些烟囱曾经属于北京最大的钢铁厂。在北京北边的中关村,穿着T恤的年轻创业者忙着互联网旅游、机器人或智能吉他项目,希望获得“天使投资人”的青睐。这就是北京后工业经济,在创造性毁灭的车轮下,新行业造就赢家,旧行业留下败者。
“希望与挑战并存”是中国领导人在提及中国各地经济增长差异时的用词。分析人士将之称为“两个中国的故事”,即北方苦苦挣扎,南方表现较好,资源型行业痛苦,消费和创新产业繁荣。在这种差异的两端分别是钢铁等老旧重工业和新的高科技初创企业,中间则是服务业、零售业和高端制造业,它们是中国应对旧工业数百万失业人口的接盘者。
首钢2005年开始将工厂搬到河北省,2010年,他们关闭了位于石景山的最后一个炼钢厂。80岁的马万珍(音)住在首钢社区60年了。她说,“每个人都想在这工作”。她和丈夫以及三个儿子以前都在首钢工作,但两个孙辈现在在服务行业工作,一个是教师,一个是房产经纪人。
中关村创业大街是另一番景象,40多家创业孵化器、天使投资公司、创业咖啡馆和培训机构云集在此。一年前在此创办互联网旅游网站的曾耀天(音)说,“这里资源集中,效率奇高”。
不过,两个中国的故事——一公一私——叙述并不是那么简单。创业大街是由两个国有企业建立的,那里的一站式服务是政府提供的。新经济并不是一片繁荣。在中关村,一旦初创公司的规模超出孵化器的工作空间,昂贵的房租就会让它们“难以呼吸”。与此同时,旧经济也不是一片黯淡。最近的出口疲软很大程度上与全球需求减少有关。随着中国进行经济调整,其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在石景山,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正在建设当中,那里的公司主要以互联网游戏、电影和数字媒体为主。在那里,挑战与希望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