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碳纤维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比较熟悉的技术,通俗来讲,碳纤维就是工业领域的十三香,缺了它饭菜就不香,如果能总在汽车上,那得省不少油,消费者一定喜欢。
作为一种在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建设当中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兴材料,碳纤维长期以来都被美国以及日本这两个老牌制造业国家的企业所垄断着。
但虎哥也注意到,这些年以来,中国以国家层面推进采用材料信息进步,如今的技术积累已经能够对日本企业构成威胁,甚至有望成为全球碳纤维领域的第三极力量!
其实中国大力发展碳纤维的原因就在于美日对中国掐脖子。美日之前很矛盾,全面封锁中国,就会逼得中国倾尽全力去研发碳纤维,然后就冲击美日市场;如果不掐中国,那么中国又会在多个领域超越美日。
于是美日最后的做法是给中国进口限制,但这个限额又不能满足中国所有需求,一旦超过限额就严加管控,甚至出现中国人购买碳纤维鱼竿都被抓起来的案例。后来中国终于无法忍受美日的限制,大力研发碳纤维,现在终于有所成果。
与此同时,我国突破小束丝T300级碳纤维还得感谢民企:光复材料。当时这家民企做钓鱼竿用碳纤维,有条件绕过西方对华国有机构的封锁清单获得了一些关键生产设备。率先在国内完成突破T300级军用碳纤维材料。并在2005年完成国产化。
当时有资料介绍过,在2003年之前国内各大国企和研究所都是屡败屡战。差点就放弃了。两院院士师昌绪后来支持民企也参与研发才有了光复材料这家最初做钓鱼竿的企业参与研制碳纤维并实现国内突破。
国内一些高端产业的行业,尚未完成欧美和日本的行业兼并,产业集中的阶段。碳素纤维行业也是如此,全国30多家碳素纤维行业,很多都集中在中低端,技术路线,生产线,客户群过度重复。
日本大的碳素纤维企业只有三家,占了全球产能的70%左右。东丽是全球最强的碳素纤维企业,但碳素纤维只是东丽第三位的收入来源。东丽前两位的收入来自合成纤维和化工功能产品,东丽的聚酯薄膜的产量也是全球第一。
不过,现在碳素纤维行业的淘汰已经开始了。2017年,浙江泰先新材料,2018年沈阳中恒新材料先后破产。而威海光威复合材料,中复神鹰碳纤维还有中简科技等,由于在高端碳纤维方面的技术突破,来自军工的订单多,现在盈利能力都不错。
在行业起步阶段,政府的扶持是绝对需要的,另外,还要防止一些私企的大股东的非法操作,造成很有前途的企业爆雷。像去年爆雷的康得新,是国内一家非常有前途的新材料企业。2017年8月,康得新跻身《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年度榜单,成了全榜单唯一一家新材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