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在歼6战机40年漫长的服役史中,其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空军的绝对主力。虽然歼6在保卫国家安全中发挥出了众多作用。
但是这种在60年代就已经过时的战机,在面对美苏先进战机时,已经渐渐力不从心。中国空军急需可以对抗新一代苏联轰炸机的新型战机。
1981年年底,邓小平同志批示“新歼项目较为重要,前期投资5亿。中国的自制三代机就此拉开序幕。当时成飞宋文骢以后来一种鸭翼布局战机计划经过几轮竞争一举击败了沈飞的小F-16战机和洪都的后变掠翼强6计划。这就是后来的歼10战机。
1984年6月,空军对新歼提出了新的指标,要求很高,要求在2000年装备部队,总体要达到F-16和米格29的水准。
既要突出中低空跨音速格斗性能,还要兼顾高空高速截击性能,要具备较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较大的航程,较为先进的航电,还要兼顾对地打击能力,总之,空军想得到的要求,都提出来了。
1982年选型结束之后宋文骢带领成飞技术人员忙着模型生产、风洞试验、数据处理、曲线绘制、结果分析、布局改进的循环中;先后完成了3期的高低速风洞试验、流谱观测试验。歼10的总体气动布局。在此期间,成飞在飞控,结构设计,航电设备方面和以色列、法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在设计手段上,成飞通过引进法国达索公司的CATIA软件,得以应用有限元分析等先进的辅助设计手段。
事实上直到2010年,歼10战机的航电和飞控系统还在采用法国零部件和部分材料,直到目前,法国仍然在为中国提供武器零件,特别是航电设备所需要的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