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竟称因没看见夜航:所以辽宁舰不能夜战 一事实令其无话可说
2017-01-09 08:07:09





最近几天,媒体不断议论辽宁舰编队如果经台湾海峡北返的新闻。1月5日,“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前总工程师张诚称,他没在媒体上看到辽宁舰进行过夜航训练,所以“没有夜间攻击能力,其实只有白天12个小时的威胁”,真是这样吗?早在2013年11月下旬,央视《军事报道》就曾播出过辽宁舰进行暗光条件下歼-15舰载战斗机降落航母的画面。
虽然不是夜间起降,但当时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到现在又是3年多时间过去了,辽宁舰已经具备了夜间起降能力。今年1月2日,大陆网友上传了最新发布的南海某海域航空禁飞区公告,1月3日凌晨两点至下午四点半,海军在三亚南部海域附近进行军事演习。禁飞区为矩形,高度限制为海平面至1.5万米的空域。结合辽宁舰编队正驻泊在海南某军港,可以看出,这是一场从夜间到昼间的海空演习,其中很重要的一项科目就是歼-15舰载战斗机进行夜间起降。


众所周知,航母进行舰载机的夜间起降对于其增强战术灵活性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这会让敌方无从判断航母什么时候发起攻击,时刻处于紧张不安之中。而从航母实战历史来看,很多场重大海战都是在夜间发起。例如英军“光辉”号航母在1940年攻击意大利海军塔兰托军港,舰上搭载的“剑鱼”双翼鱼雷机就是夜间从航母上起飞并完成攻击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珍珠港基地,6艘航母的舰载机也是夜间起飞,早上发起攻击。
二战后航母参加的实战,也多是夜间进行。之所以航母注重夜间起飞攻击,是因为夜暗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舰载机的攻击起到隐蔽作用,达到攻击的突然性。同时夜暗条件不利于敌方进行防空作战,能够大幅降低舰载机的战损。不过,夜间起降也是航母舰载机应用领域难度最大的技术,特别是夜间着舰的难度远大于夜间起飞,因为舰载机起飞时就在飞行甲板上,舰载机速度由低到高,飞行员心里要踏实得多;而着舰时飞行员要驾驶速度较高的舰载机从空中落到航行中的航母飞行甲板上,夜间能见度又特别低,对于飞行员的驾驶技巧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其严格的考验。纵观世界航母发展历史,许多重大事故都是发生在夜间着舰过程。


辽宁舰在服役后虽然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很重,但是从未贪多求快,而是从易到难、一步一步稳步前进。从昼间起降到夜间起降,用了3年时间,正是这种按照科学规律进行训练的真实写照。